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00章 老師,三缺一

弘治皇帝直勾勾盯著嚴成錦:“內閣和翰苑藏書,許多是重要典籍,豈能輕易交給書商,不要胡鬧。”

明朝文化繁榮鼎盛,得益於百姓的識字率。

“此舉……與程敏政有和關係?”弘治皇帝又問。

“以程敏政之名而建。”

弘治皇帝和李東陽等人一聽便懂了。

“臣此舉不僅是為了程敏政,也是為了天下書生。

明年是鄉試之年,寒門書生囊中羞澀,能買的書籍少之又少,若能在兩京十三省建立藏書館,供天下書生閱讀,定會為朝廷輸納更多棟樑之才。”

嚴成錦深知,弘治皇帝關心靡費,其二便是人才。

“陛下,宮中藏書太多,若是搬運丟失,臣以為不可。”劉健道。

內閣大學士劉健和禮部尚書傅翰反對,若是沒人支援,這事兒就涼了。

嚴成錦偷偷看向李東陽,小聲道:“老師,三缺一。”

李東陽沒好氣瞥了這小子一眼,三缺一啥意思?但也知道這小子向他求助。

“陛下,貢生入國子監讀書,不僅吃住不收銀子,讀書還能享受朝廷的俸薪,每月五兩銀子,相比之下,未入國子監的秀才,連書也買不起,若陛下能在兩京十三省新修藏書館……”

父輩是軍籍,李東陽從小生活貧苦,讀書是一件極難的事情。

對此深有體會。

弘治皇帝仔細想了想:“既然是為天下書生請命,朕恩准了,但宮中重要典籍不可外流,且這些典籍讓翰林抄一副本出去,不可將原書帶出宮。”

這要抄到啥時候?怕到明年建立不起來。

平白無故丟個鍋給翰林,那群牲畜還不彈死他……

嚴成錦道:“陛下,藏書太多,不如讓司禮監刻板承印?”

明朝的出版社,大致有三個部分,第一個便是司禮監掌管的經廠,規模極為龐大。

第二個是藩王府,藩王大多都有自己印刷工場,用料十分精緻,藏書也多。

第三個是書坊,也就是老王書坊那樣的民間印刷。

第四個是私人刻書,類似於藩王印刷,出於藏書愛好,嗯,沒錯,明朝已經有為愛發電的出版方式了。

“如此一來,又要靡費了!陛下不可輕易答應啊。”禮部尚書傅翰道。

嚴成錦微微低下頭。

傅翰是明中期稍微有點名氣的大臣,有些史料推斷,程敏政舞弊一案的幕後推手正是他。

傅翰為禮部右侍郎,程敏政為禮部左侍郎,兩人是禮部尚書的人選,史料推斷華昶揭發程敏政,正是受了傅翰的指使。

事實上,他也當上了禮部尚書。

“傅翰與屠滽是好基友,屠滽因我揭舉年間大計走了,傅翰在良鄉的田地也因我彈劾沒了,所以結論就是,傅翰想謀害本官!”嚴成錦在心中推演。

大殿中安靜下來。

嚴成錦道:“既是在良鄉新建,這靡費由良鄉出就是。”

說起良鄉,弘治皇帝又想到了流民,便問:“良鄉如何了?”

“良鄉依舊清貧。”

這小子總說良鄉清貧,可又總有銀子,弘治皇帝有些懷疑,頷首點頭:“司禮監刻板印發吧。”

“謝陛下恩典!”

這應該是大明第一座公立圖書館了吧?

兩京十三省,修建一座這樣的圖書館,不知會改變多少人的命運。

五百年後,後人再提起程敏政時,再不會只說科舉舞弊案。

……

良鄉,

程敏政還不知京城的事,嚴成錦跟他斷了聯絡,許久沒派人來了。

他又收了三個門生。

草棚成了學堂,流民給他做了一張書案,白日在此教一教千字文,到了傍晚就去說書。

在良鄉極受歡迎,很快連良鄉的百姓也知道,草棚區有個叫程青山的說書先生,講得極好。

連王不歲也知道了,跟著工坊的流民來看看。

“這不是程敏政嗎?”

王不歲差點沒喊出來,怎麼成了這副落魄模樣……

入夜,良鄉的草棚,燈火微黃。

衙門公告,娃娃明日能去縣裡的私塾上學,梁中樂壞了,手上動作飛快:“大父給你們編兩個書簍,明日到私塾上學去。”

“大父,我不想去學堂。”

“說什麼胡話!”梁中一巴掌拍在梁小二的屁股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