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個寧靜而古樸的小鎮上,生活著一位慈祥的奶奶。奶奶名叫秀蘭,一頭如雪的白髮整齊地梳在腦後,雖已滿臉皺紋,歲月在她的臉上刻下了深深的痕跡,但她的眼神依舊明亮,精神矍鑠得讓人難以相信她已歷經了那麼多的歲月滄桑。
她那飽經風雨的臉上總是掛著和藹的笑容,彷彿能融化人心,眼睛裡透露出溫暖的光芒,讓人一看到就覺得安心。
奶奶有個讓家人又無奈又心疼的習慣——愛吃剩菜。每次一家人熱熱鬧鬧地聚餐後,看著滿桌豐盛的菜餚在歡聲笑語中被享用後剩下的部分,奶奶總是滿臉不捨地搖搖頭,一邊唸叨著“好好的菜,倒掉多可惜喲”,一邊手腳麻利地開始收拾剩菜,小心翼翼地把它們放進冰箱,彷彿在珍藏著什麼寶貝。
有一次,家裡舉辦了一場格外熱鬧的生日宴會。那豐盛的菜餚擺滿了大大的餐桌,紅燒排骨色澤紅亮,濃郁的香味彷彿能把人的魂都勾走。
那一塊塊排骨在燈光的照耀下閃爍著誘人的光澤,每一塊都像是一件精美的藝術品。香氣撲鼻而來,讓人的味蕾瞬間被喚醒,彷彿在催促著人們趕緊品嚐。
清蒸魚鮮嫩可口,魚身上的蔥花和薑絲點綴得恰到好處,那鮮嫩的魚肉,只需輕輕一夾,便會散開,露出裡面潔白的紋理,讓人垂涎欲滴。
還有那綠油油的青菜,清爽宜人,每一片葉子都像是大自然的饋贈。它們綠得那麼鮮豔,彷彿是春天留在餐桌上的一抹風景。
大家在這場歡樂的生日宴會中吃得盡興,可最後還是剩下了不少。
第二天,當大家都準備享用新鮮的飯菜時,奶奶卻毫不猶豫地從冰箱裡拿出了那些剩菜。
兒子小剛看到了,連忙皺著眉頭說:“媽,別吃剩菜了,對身體不好。”
奶奶卻不以為然地撇撇嘴,說:“哪有那麼嬌氣,我吃了一輩子剩菜,不也好好的。”
小剛無奈地嘆了口氣,眼神中滿是擔憂。
孫女曉萱也蹦蹦跳跳地跑過來勸奶奶:“奶奶,剩菜不新鮮了,我們吃新鮮的菜好不好?”
奶奶摸摸曉萱的頭,笑著說:“乖孩子,奶奶就喜歡吃剩菜,你們吃新做的。”
儘管家人多次勸說,奶奶依舊改不了這個習慣。其實,奶奶愛吃剩菜並不是因為喜歡那個味道,而是源於她經歷過的艱苦歲月。
在她年輕的時候,物資匱乏,每一口食物都來之不易。那時候,能有剩菜吃都是一種幸福。有時候為了能讓孩子們多吃一點,她自己總是吃著那些殘羹剩飯,把最好的都留給了家人。
有一天,奶奶在吃了幾天剩菜後,突然覺得肚子劇痛難忍,臉色也變得蒼白起來。
小剛趕緊心急如焚地帶著奶奶去醫院,經過一番緊張的檢查,醫生嚴肅地說:“老人家是因為吃了變質的剩菜導致食物中毒,需要住院治療。”
小剛既心疼又自責,心裡滿是懊悔,覺得自己沒有照顧好奶奶。曉萱也嚇得哭了起來,小小的臉上掛滿了淚水。
在醫院的日子裡,奶奶躺在病床上,虛弱無力。看著白色的病房,聞著那淡淡的消毒水味道,奶奶的思緒漸漸飄遠,回憶起了過去的艱苦歲月。
那時候,家裡很窮,常常是吃了上頓沒下頓。有一次,家裡好不容易做了一頓飯,卻因為來了客人,孩子們都不敢多吃。
等客人走後,剩下的一點菜就是一家人接下來幾天的口糧。奶奶總是把最好的留給孩子們,自己則吃著那些已經有些變味的剩菜。
她記得有一次,為了能讓孩子們在冬天有點吃的,她把秋天收穫的土豆小心翼翼地儲存起來,可到了冬天,很多土豆都發芽了,但她還是捨不得扔掉,把發芽的部分削掉繼續吃。
那時候,每一口食物都是那麼珍貴,哪怕是一點點發芽的土豆,也是一家人的希望。
那是一個寒冷的冬天,外面的風呼呼地颳著,像刀子一樣刮在人的臉上。屋子裡也冷得讓人直打哆嗦,奶奶穿著單薄的衣服,坐在昏暗的燈光下,仔細地削著那些發芽的土豆。
她的手凍得通紅,卻依然專注地做著這件事。孩子們圍在她身邊,眼巴巴地看著那些土豆,眼裡充滿了期待。
奶奶一邊削著土豆,一邊給孩子們講故事,讓他們忘記飢餓和寒冷。
有一年鬧饑荒,大家都在為食物發愁,能找到一點野菜或者樹皮都是幸運的。那時候,哪怕是一點餿了的剩菜,都顯得無比珍貴。
奶奶為了讓家人活下去,每天天不亮就出去找食物,有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