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京城那繁華的商業世界中,“錦繡軒”的成功如同一顆璀璨的星辰,照亮了陳葭與陳珏前行的道路。然而,他們的雄心壯志並未就此停歇,目光已然投向了更為廣闊的商業天地,這一次,他們看中了造紙這一有著巨大潛力的產業,決心攜手開拓新的商業版圖。
一日,陽光透過窗欞,灑在“錦繡軒”的內室之中,陳葭與陳珏相對而坐,面前擺放著香茗,茶香嫋嫋升騰。陳葭身著一襲淡紫色的綾羅長裙,裙身繡著細膩的銀色花紋,宛如月光下的溪流,靜謐而優美。她的髮間插著一支鑲嵌著明珠的步搖,隨著她的動作輕輕晃動,散發著柔和的光芒。陳珏則一襲月白色長衫,衣袂隨風輕揚,腰間束著一條墨色絲帶,劍眉星目間透著從容與睿智。
“小珏,你看如今‘錦繡軒’在綢緞生意上雖已小有名氣,但我們若想在這京城商界長久立足,且更上一層樓,不能僅侷限於此。”陳葭微微蹙起眉頭,眼神中卻透著堅定與憧憬。
陳珏輕輕放下手中的茶杯,目光專注地看著陳葭:“姐姐所言極是。我近日也在思索,我們需拓展新的產業,多元化發展,方能增強抵禦風險的能力,且進一步擴大我們的商業影響力。”
陳葭微微點頭,說道:“我聽聞造紙業在當下需求日益增長,無論是文人墨客的書畫創作,還是民間日常的文書記錄,皆離不開紙張。且這造紙工藝若能掌握並加以創新,其利潤空間頗為可觀。”
陳珏眼中閃過一絲興奮:“姐姐,我也正有此意。造紙業雖已有諸多工坊,但大多工藝傳統,若我們能引入新的技術與理念,必能在這市場中脫穎而出。只是,這造紙工藝複雜,我們需得深入瞭解,且尋得可靠的工匠與合適的場地。”
陳葭思索片刻,說道:“我們可先派人四處打聽,尋找那些擅長造紙的工匠,尤其是有創新思維者。場地方面,最好選在靠近水源且交通便利之處,以便原材料的運輸與成品的配送。”
於是,陳珏即刻安排人手,在京城內外四處尋訪造紙工匠。他們不辭辛勞,深入各個村落與工坊,探尋造紙技藝的奧秘與人才。
數日後,一位名叫李墨的年輕造紙工匠被帶到了陳葭與陳珏面前。李墨身著一襲樸素的布衫,雖衣著簡單,卻難掩其身上那股對造紙的熱愛與專注之氣。
“拜見陳姑娘,陳公子。我聽聞二位有意涉足造紙業,特來毛遂自薦。”李墨恭敬地行禮道。
陳葭微笑著說道:“李師傅不必客氣。你且說說你對造紙的見解與專長。”
李墨微微抬起頭,眼中閃爍著光芒:“陳姑娘,我自幼跟隨家父學習造紙,對這造紙工藝頗為熟悉。我曾嘗試在傳統工藝基礎上加以改進,如採用新的原材料配方,使得紙張更加堅韌耐用,且色澤更為自然。我還研究出一種獨特的抄紙技法,能讓紙張的厚度更為均勻,紋理更加細膩。”
陳珏聽後,心中一動,問道:“李師傅,你這改進後的造紙工藝,成本與產量如何?”
李墨回答道:“陳公子,這改進工藝雖在原材料上略有增加成本,但因紙張品質提升,其售價亦可相應提高。且產量方面,若工坊規模得當,人員配合默契,產量亦能滿足市場需求。”
陳葭與陳珏對視一眼,皆從對方眼中看到了滿意與期待。陳葭說道:“李師傅,你的才華與技藝令我們欽佩。若你願意加入我們,共同創辦造紙產業,我們定當給予你優厚的待遇與廣闊的發展空間。”
李墨連忙說道:“陳姑娘,陳公子,能與二位合作,是我之榮幸。我定當全力以赴。”
在確定了工匠人選後,陳葭與陳珏開始尋覓合適的場地。他們沿著京城周邊的河流走訪,終於在一處依山傍水之地尋得一塊理想之地。此地水源充足且清澈,周邊有大片的竹林與空地,原材料供應與工坊擴建皆有充足的空間。
場地確定後,便是籌備工坊的建設與裝置購置。陳珏親自繪製工坊圖紙,規劃各個區域的功能,從原料處理區、造紙車間到成品倉庫,皆佈局合理,力求高效運作。陳葭則負責與各地的供應商洽談,採購優質的造紙原材料,如竹子、麻、樹皮等,以及各類工具與裝置。
“姐姐,這造紙工坊的建設需耗費不少時日與資金,我們還需做好預算與工期安排,確保一切順利進行。”陳珏一邊看著圖紙,一邊對陳葭說道。
陳葭點頭道:“小珏,你考慮得周全。我們既要保證工坊的質量與規模,又不能影響‘錦繡軒’的正常運營。資金方面,我已做了初步估算,我們可從‘錦繡軒’的盈利中撥出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