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432 如花

傳珍道:“桂花是中秋佳節才會盛開的花,有富貴吉祥的喻意,月亮上的吳剛犯過,被罰去砍桂花樹,可那是上天的神樹,砍掉一塊,又長出一塊來,砍了幾千年也沒砍掉。”

“它到底長什麼樣?”

傳珍道:“我只在傳家的書上瞧過,真真是很好看的花,聽說每逢盛開時,方圓十里都能聞到她的香,芝蘭玉樹,這玉樹指的是桂花樹,可見是和蘭花同等名貴的花。”

田小倩這下樂了,將她比作桂花,這可是很尊貴的喻意。

一行人近了月影居,素妍道:“你們回鄉的東西都收拾好了?”

三人齊答:“都好了。”

素妍邁入月影居院門。

傳珍遲疑著要不要進去,生怕吵嚷到素妍,沒想傳玲先進去,田小倩也跟進去。

素妍進了東屋,傳珍沒敢再跟去,白鶯捧了茶點來,給三位小姐倒了茶。素妍啟開大箱子,將畫放好。白芷將硯臺擦淨,收拾了文房四寶到木匣子裡,正要往包袱裡收拾,素妍止住了:“帶一支筆就行,旁的不用帶了。”

素妍每日都會練字,從來不曾間斷過,就算是趕路的時候也在練習,只拿著筆,沾了水,一遍遍地在木板上練、在案几上練,寫滿水後,就拿抹布擦去,再寫,如此反覆。

“來的時候,從青嬤嬤那兒聽說這裡有幾個侄女,備了好幾樣東西,如今卻不敢再送了。”那麼遠的路都帶來了,難不成又要帶回皇城去。

素妍皺了皺眉,蹲在大箱子裡,看著那一包頭面首飾,於她都是些尋常物什,但對旁人卻不一樣。

她小心地用紙包了三樣,藏在袖裡,到了堂屋裡吃茶。

素妍笑問:“珍兒,與我說說族裡的事。”

傳珍應聲,嚥下嘴裡的茶水,緩聲道:“姑姑,如今病倒的這位二太祖父,是堯字輩裡最年幼的、也是輩份最高的,這二十多年一直是他擔任族長一職。傳珠的祖父與老候爺算是較親近的堂兄弟。再往上追溯,都是太祖時晉地按察使老祖宗的後世子孫。”

傳玲生怕被素妍小瞧了去,接過話道:“傳珠的祖父比我祖父略長,在舜字輩的族裡排序十三,大祖父排序第九,我祖父排序十五。書字輩時,人丁就更多了,為了排序生亂,就沒再擱在大族裡排序,讓各家自行排序。傳字輩的男丁有四十多個,未出閣的小姐有二十八個;奇字輩的男丁有二十多個,小姐有十來個;詩字輩的男丁六個,小姐四個……”

看來這奇字輩、詩字輩皆是先祖江志淵次子的長房子孫。

傳珍、傳玲能說出個來龍去脈,田小倩一臉茫然。

江氏族裡,按字輩取名,“堯舜書傳奇,詩文繼世長”,詩字輩的後人是西嶺江氏族裡的長房後人。

素妍用心聽著,也把族裡繁複的關係理了個七七八八。

“老候爺年輕那會是寒窗苦讀的書生,傳珠的祖父是個幹農活的好手,那些年沒少幫襯著我們這房種莊稼、幹農活。老候爺出仕為官之後,在西嶺置了八百畝良田,除了給我祖父一百二十畝之外,便單獨給傳珠他們那房人置了一百畝良田。剩下的六百畝才交到族裡,分給族人,那時的人不多,按照男丁得二畝,女子為一畝來分的,我們兩房因得了良田,未在其列。”

傳珍說起這些事,如數家珍,許是聽長輩們說過記下了。

傳玲道:“十五年前,老候爺聽說族裡人丁興旺,便又置了二千畝田地,分散給各戶。故而,我們江家在西嶺是第一大家族,江家莊又分為上莊和下莊。上莊以我祖父為村長,下莊以傳珠的祖父為村長,兩莊之間又隔了一里多地,祠堂、族學都在上莊,上莊離西嶺街最近,西嶺街上只得一條街,東面店鋪有七成是我們這房的,西面店鋪有一半是傳珠他們那房的,剩下的店鋪族裡又佔了一半,只得可數的幾間才是鎮裡其他小戶人家的。”

素妍問:“這麼說,江家上莊、下莊住的都是本族人?”

對於這些事,她就像個什麼也不懂的孩子。

傳玲笑著,連田小倩也覺得好玩。

傳珍道:“上莊、下莊都住有佃戶。族裡一些無法自己耕種田地的寡兒弱母,將田地賃給了佃戶,每年收三成五到四成的租子,就靠著這些租子過活。像我們這房人手足,祖父、父親又會打理,家裡買有下人,又養了十來個長工,是不需要賃給佃戶的。”

“三成五到四成的租子……”素妍沒想要交這麼多。

傳玲道:“老候爺置的田產,全是上等良田,離大河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