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六公主護著楊雲屏,還有什麼可擔心的。
在她的記憶裡,楊雲屏是在懷上身孕後被人算計身亡,因死得突然,這讓楊秉忠父子耿耿於懷,曾要吳王給個說法。靜王宇文理起兵爭奪帝位,從晉陽一路打到皇城,楊家既不助靜王奪帝,也不幫吳王領兵,袖手旁觀。登基後的吳王幾次希望楊秉忠父子能再度帶兵上陣,而楊秉忠竟在戰事剛起時以年邁為由告老休養;而楊雲簡在騎馬時摔斷了腿,亦不能掛帥出征。
在楊秉忠父子心裡,楊雲屏被寵妃害得丟了性命,一直是他們心頭的痛。事後,吳王就此也沒給個說法,寒了他們父子之心。
朝代更迭,帝王易人,楊家還是手握重兵的公候府,得皇帝器重。遇夷人攘疆,登基的靜王已是北齊的天興皇帝,他派楊雲簡鎮守邊關,也至六公主是眾公主裡第一個得有封號、重賞的長公主。
兵臨城下,吳王也是懊悔的,如若不是他傷了楊家父子之心,江山也不會因為沒有武將出徵而落至靜王之手。
素妍本想安慰楊雲屏,不想她反過來寬慰:“你放心回鄉省親,我會保護自己。我們楊家到了我這一輩,血脈單薄,哥哥就我一個妹妹。哥哥說他會不惜一切保護我,父親更是寵我,父親說就算是嫁了吳王,也沒人會欺負,還說要把府裡的好東西都給我做陪嫁。嫂嫂又是個賢惠的,雖是公主,待我如同親妹妹,也是處處為我打算。”
楊雲屏得父兄疼愛,因母親早逝。楊秉忠對兒女心有愧意,尤其對楊雲屏的愧意更濃,因她留在閨中二十多歲才出閣,楊秉忠甚至認為是自己父子累及愛女。待她出嫁時,十里紅妝,一百五十多抬的陪奩、嫁妝,看花了多少人的眼。便是昔日安國公府的嫡小姐也比之不過。而六公主還入宮為她求了恩典,連當今皇帝念及楊家功勳,特意令賢妃賜送十八抬的添箱嫁妝,這可是前所未有的榮寵。
皇帝賜婚楊雲屏、吳王不久,楊秉忠成為幾十萬禁軍的統帥,而楊雲簡更被擢升上將軍,一時間楊家父子可謂是風光無限,是所有武將裡最得意之人。那一刻,滿朝文武頓時譁然。但皇帝的佈局,也很快讓群臣明白:皇帝相中的儲君人選乃是吳王。
楊雲屏輕嘆一聲,“我嫂嫂最盼能為哥哥生兩個兒子。近來為了求子,府裡還特意建了佛堂,專門供奉送子觀音,朝晚燒香磕拜甚是虔誠。”
六公主這是太想要兒子。楊家到了楊雲簡這代。只他一個兒子,六公主賢惠認為自己不能替楊家誕育兒子,心中生愧。
素妍笑道:“六公主會有兒子的。而且不止一個,得有三個呢,只要她願意生,一定會有更多。我想她若再生,一定是兒子。”
楊雲屏眼睛發亮,“真的嗎?如果我嫂嫂再生,就一定能是兒子?”
素妍肯定地點頭,很快回過神來,靜王在皇城登基為帝時,那時的六公主已育有兩子。待素妍前世被虐殺庵堂。六公主育有五個兒女,兩個女兒是大的,之後連生三子。當真樂壞了楊秉忠父子,認為後繼有人。長子襲了其祖楊秉忠的鎮國公爵位,次子襲了其父楊雲簡神武候爵位,後來六公主說同是她的兒子,怎能有的不能襲爵,有的卻能襲爵,索性求了靜王,亦給幼子封了個“忠恩伯”的爵位,可不是世襲,只能由其幼子享受終身。
“六公主自有上蒼寵愛。”
楊雲屏笑著溫和,她也希望六公主能為楊雲簡育兒男丁,這樣便算是圓滿了,“要真如你所言,到時候,我定讓嫂嫂備厚禮謝你。”
“好!”
二人又閒聊了一陣,楊雲屏對這段婚姻充滿了期待,叮囑素妍一路小心。
瞧瞧天色,快近酉時了。
素妍告辭離去,楊雲屏令雪雁將她們主僕二人送出府門。
*
馬車在平坦的石板路上巔坡著,明日,她就要隨父母離開皇城。
曾經的記憶裡,她沒有隨他們回過晉陽,許多事已經不同,她越來越相信,今生定與前世不同。
正想著滿腹心事,只聽前面傳來一個男子的聲音:“在下西歧拓跋昌,冒昧打擾,不知安西郡主能否賞光吃盞茶。”
護衛早已將拓跋昌與馬車間隔出一段距離來,手握兵器,高度戒備。
素妍挑起車簾一角,看到一襲華袍、身材魁梧的男子,面部輪廓分明,如刀琢石刻般的男子,他雙手抱拳面露敬重,沒有半分的褻瀆之意。。
素妍道:“天色不早,四殿下有事不妨直說。”
拓跋昌知她不會下車吃茶了,重重抱拳,“想請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