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653 皇祠

而其他世族祠堂,是根本不許女人入內的。

北齊太祖皇帝的皇后,是陪太祖皇帝打過天下的奇女子,得後世敬仰,所以皇家祠堂才允女子可以入祠,但不能邁過那道內祠門檻。

到了辰時一刻,所有的皇室男子進了內祠。

所有頭年過門的新婦都站成兩排,立在外祠,秉香燭拜祭先祖,而皇族族長拿了各家的族譜,將新婦的名諱填入其間。

族長是一個白鬍子的王爺,素妍從未見過此人,一臉迷糊地看著宇文琰。

青霞郡主低聲道:“他是德祖皇帝的弟弟,封為壽王,大家都說他的封號好,當真是個長壽的,今年有八十四歲高齡。”

先帝是惠祖皇帝,德祖皇帝是惠祖皇帝的父親。

就連宇文琰也得喚他一聲皇叔公,老王爺則喚皇叔。

老壽王拿著一張紙,眯著眼睛辯認著上面的字,“皇家宗婦入祠,不按尊卑,只論輩論。第一位,左肩王府新婦宇文琰之妻江氏素妍!”

素妍沒搞懂怎麼回事。

宇文琰低聲道:“你像之前一樣,拿著香燭叩拜一番。”

素妍明瞭,點了香燭,三跪九拜。

她在拜祭祖先,宇文琰則跑到族長老壽王面前說話兒,聲音雖低,素妍卻能瞧出,都是討好老壽王的話。

老壽王卻一邊拿著筆的男子道:“記!”停了一下,宇文琰笑容可掬,“你老人家可得寫好一點,回頭我們王府捐五萬兩銀子。”老壽王擄著鬍鬚,“左肩王府自來都是大方的。嗯,你這小子良心不錯,衛州地價升值,沒忘告訴宗親,好,給她記好些。”

老壽王又高喊了一聲“記”,微思片刻,“江氏素妍,當朝大丞相、文忠候江舜誠之嫡長女。”

素妍心下一沉,搞沒搞錯,就這一句話,就要五萬兩銀子,比她的書法丹青還值錢。

待她拜完起來,又喊了幾人,全是她沒聽過的。

青霞郡主立在一邊,低聲道:“這些都是各地藩王、皇族候爺去年娶的新婦。特意在年節前趕來祭祖的,入不了皇家宗族祠堂,就算有聖旨賜婚,也算不得真正的皇家婦。”

很快輪到了十王妃,她因有身孕,由兩名丫頭扶著上去,拜畢之後,老壽王扯著嗓子,“記!宇文現之妻傅氏宜慧。”

素妍低聲問:“為什麼沒寫她孃家是傅右相?”

青霞郡主道:“傅右相不如江大丞相有威望、聲名,何況哥哥為了那一句話可給了五萬兩銀子。”

“不是該叫姚姨娘的麼?”

“前面是新娶的正妻,之後才是側妻。所有姬妾不入祠堂,要是育了庶長子,只在庶長子的名字旁邊用小字寫著‘生母王氏、生母李氏’的字樣。嫡長子出生次年正月初二就能入祠堂,其他嫡子、庶長子過三歲入祠堂,一般庶子過五歲入祠堂。”

青霞郡主諄諄不誨地低聲道:“側妻拜過之後,就是前一年被廢、被棄的宗婦名字,然後是新扶的正妻、側妻再拜。住在皇城的皇室宗親,每年正月初二都要到這裡相聚。住在封地的藩王、候爺,在添子、娶婦後再來,也有孩子十幾歲才入祠堂的,但誤了規定的時間,族長和宗親們都會不高興,少不得要添名字入族譜的人拿銀子出來修繕皇祠街的房子和祠堂。”

正妻新婦祭先祖的儀式完成後,便是新娶的側妻。

姚妃現下才弄明白是怎麼回事,知老王爺帶她來就是拜先祖、入祠堂的,更是承認她的身份和名分,心下歡喜,感激地望著老王爺。

老王爺低聲道:“你不用緊張,看她們怎麼做,你照做一遍就行了。”他微微皺了皺眉頭,“出來得緊,忘了帶銀票,得讓他們給你寫好點。”

他穿過其他皇族宗親,擠到老壽王身邊,還不等他說話,便有一個年輕男子央求道:“老壽王祖宗,你給她寫好點吧?她已經夠委屈了,我求求你了,好歹把名字寫全了……”

老壽王微睨著眼睛。

年輕男子從懷裡掏了一疊銀票,“三萬兩可成?”

老壽王伸手接過,遞給一邊記錄的男子,男子又轉身遞給身後專管收銀票的,清點了一番,卻沒認出這年輕男子是誰。

老壽王道:“仁祖皇帝之四子長安王之孫宇文談,側妻……”他不知道了,拿了張紙翻看起來,“是李氏不?”

年輕男子忙道:“李氏青兒!”

老壽王大喝一聲“記”,“宇文談側妻李氏青兒。”

素妍驚呼,“幾個字就得幾萬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