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氏沒想虞氏會同意。
對於虞氏而言,是江書鵬的兒子還是早年夭折的江書鵠之子都是一樣的,都是她的子孫,要是讓江傳堂過繼到江書鵠名下,支撐起四房也是一件好事,說明六個兒子都有後。
虞氏越想越覺得好,“到時候就與老候爺商議,要是能說下來,就由我和老大媳婦出給傳堂訂下親事。”頓了一下,又道:“你還得多多打聽一下,楊大姐兒性子如何,楊家是否一味嬌縱慣養,若真是如此,也不能委屈了傳堂。”
她又想到傳良的婚事,“小四的親事瞧得如何?”
沈氏輕嘆一聲,與虞氏介紹了起來。
按照江家選媳的慣例,每到訂親前,都會選定三家。
一家是豫地鹽運使韓家的嫡長女,聽說是個能幹的,韓大人攜了妻兒都去了豫地,留了韓小姐與祖父在皇城,將府裡府外打點得井井有條。
還有一家是國子監祭酒施家的嫡次女,這女子頗有賢名在外,生有一雙巧手,女紅、廚藝樣樣不差。
第三家是大理寺少卿方家的小姐,早前就有人提過一回,江書鴻沒應,沈氏也在猶豫之中。
李碧菱磕著瓜籽兒,動作優雅地將瓜殼丟到盤子裡,吃吃笑道:“還以為大伯母能在與小姑姑相好的才女裡挑上一個呢。”
沈氏搖了搖頭,“這幾個才女,便說鄭家小姐,那是和淮安候是一對的。還有塗家小姐,瞧著對周公子有意思。怎能棒打鴛鴦呢?”
就是她沒瞧上,沈氏也不想尋才女做兒媳,只想尋個得體、賢惠的。江家就出了個大才女,這平白又惹了多少風波出來。倒不是說素妍不好,而是覺得過日子就得踏踏實實的才好。
自不能說實話,只說這些才女有了心儀的才子得配。
虞氏也覺得。與素妍相好的幾個小姐裡,還真沒有一個合適的。點頭道:“尋了機會。約韓小姐、施小姐、方小姐來家裡玩耍,也讓傳良在一處瞅瞅,總得尋個最合適的方好,除了賢惠,還得傳良有意。”
沈氏應聲,“正準備讓三位小姐在臘月十一來府裡玩耍。”
李碧菱想了一會兒,道:“小姑姑是臘月十二出閣。約她們來,不是要人家添妝的麼?再說我們家與這三家的交情也是尋常,這個時候約人家來倒不合適。”
沈氏道:“臘月十五自是不妥的,郡主得在這日回門呢。臘月二十五又近年關。這……”
這樣說來,今年當真沒有好日子了。
前段時間,素妍退親,全家上都顧忌她的感受,除了江家幾個男人辦了會字畫會。也沒邀請小姐、太太們來府裡。
虞氏道:“臘月二十五倒也妥當,趕在年前訂親,等明春會試之後再約婚期。到時候喜上加喜,讓家裡也熱鬧熱鬧。”
說到這兒,沈氏輕嘆了一聲。“吏部的官文下來了,等過了年,傳業帶著玉娥就要去錢塘任上。”
這些早在虞氏預料之中,“到地方當幾年官也是好的,就連羅思源五月也去了淮南。”
過完年,慕容氏帶著李碧菱夫婦也要去晉陽,江書鯤還在晉陽做都督呢,這一去就得六年。
虞氏想到家裡一下子就要走好幾個人,心頭有些悶悶的,人年紀大了,就希望跟前熱熱鬧鬧的,有兒子兒媳陪著,又有孫兒、孫媳環饒。
想到孫兒、兒媳要離開,又想到了即將出閣的素妍的身上,目光遊離,素妍毫不警覺正一身慵懶地倚在貴妃椅上,雖有懶狀,卻越發顯得嫵媚動人。
虞氏擺了擺手,“你們也散去,我與妍兒說說話。”抬頭道,“老大媳婦抽空再把陪奩清點一下。”
素妍坐直身子,輕聲道:“娘、大嫂,陪奩再少些,聽說你們權作兩抬當一抬了,照你們這種陪送法,江家大庫房還不得被我搬空了。”
虞氏本有些心事沉重,聽她一說,樂了,“別人家的小姐出閣,巴不得把孃家搬空,她倒好了,就疼著自己的兄嫂,生怕搬空了。”
素妍道:“大嫂家還有傳良沒成親,三房還有好幾個孩子,還有五房、六房都有孩子的……”
虞氏伸手點鑿著,“素日瞧著是個不管事的,聽聽,倒比我還操心。”
“那也不能把大庫房搬空了。給我置備七十抬就夠了,就按往常的歸攏法置備,挑出一些來放在庫裡,明年傳良這兒還有三十幾抬的聘禮呢,莫要讓人鑿我脊樑骨,說‘瞧瞧江家的女兒出閣,把孃家搬空了,侄兒娶親只得三抬。’我可丟不起這人!”
素妍誇張的嬉笑,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