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大家的人,也就只有林老頭兒跟林大有兩人去地裡了。即便是這樣,王氏也一點都不擔心,畢竟,還有大兒子在嘛。在她看來,就算是林老頭兒跟林大有不去地裡,林大山也能一個人把那麼幾千斤的玉米收回來。
她拿著鍋鏟回到廚房,張氏已經在鍋裡盛了水了,看到王氏進來,就問道,“娘,早上要加多少米呢,要不要做大哥的飯呀。”
別說張氏多此一問,實在是以前林大山還沒有被分出去的時候,每次幹了活回來都是吃他們吃剩的,如今林大山更是不在林家了,林家一向都是王氏說了算,張氏當然要請示王氏了。
王氏恨恨的剜了一眼張氏,自己這個三兒媳婦兒腦子真是笨得可以,這不是明擺著的問題嗎?還用問?
沒好氣的說道,“做什麼做,我一個當孃的喊自己的兒子來幫忙幹活,我還得給他收拾吃食。他就不怕一道雷下來劈死他嗎?哼,就做我們自己的,不用管他。”
這下好了,連剩菜都沒有了。
張氏雖然心裡有些委屈,可還是忍不住替林大山有些惋惜。
從她嫁過來到現在,自己婆婆對大哥的態度一向都是這樣,她實在是想不出什麼理由。從最開始的好奇,到現在的漠然,她都已經習慣了。
淘好了米,把米倒入鍋中,蓋上鍋蓋,便坐在矮凳子上燒火了。
林家的早飯從來都沒有變過,稀飯,再加上一些苞谷野菜餅,就是了。
太陽昇得老高的時候,林老頭兒跟林大有一人挑著冒了尖的兩大筐玉米回來,那些玉米都還是外面包著玉米殼的毛棒子,林老頭兒把他肩上的那一挑子玉米扔在院子裡,脖子上的破毛巾已經被汗水打得溼透了,他隨意的拿著擦了把臉上的汗水,喘著粗氣大步走到堂屋,拿起桌子上的茶壺就往嘴裡灌。那茶壺裡的水是王氏早早的就燒好了的,還泡了鄉下隨處可見的用來解暑的葉子,這半天了,早就涼了。
林老頭兒直灌了大半壺的茶水才停下,粗著嗓子吼道,“飯呢,咋還不開飯呢,是不是想餓死老子啊。”
那王氏見兩人就挑回那麼一點兒玉米,就有些奇怪了,也沒顧林老頭兒要吃飯,進屋就問道,“老頭子,這麼大一早上,咋個就收回那麼點兒玉米呢?”
林老頭兒早就餓死了,沒吃早飯一直忙到現在,回來也不說擺飯,還問東問西的,當即就發脾氣了,“老子出門幹了一上午,連口水都沒人送來,你還怪老子做得少了。既然這樣,那地裡的糧食你去把它收回來,老子不管了。”
話都說到這個地步了,王氏也不敢在插嘴,她是懶慣了的,地裡的活早就不做了。要真讓她去地裡幹活呀,還不得要了她的老命呀。忙讓幾個兒媳婦兒趕緊的把稀飯餅子端出來。
那林老頭兒見這樣簡單的早飯到也沒說什麼,這幾十年一直都是這樣吃的,若是吃好了,他才會覺得奇怪了。
吃過早飯,王氏又催著兩人趕緊去地裡幹活,林大有雖然不愛說話,可卻不像林大山那樣可以任人把持,他也是有脾氣的。
才剛吃了飯,連歇息都沒有,就又去地裡幹活了。當時就抱怨了。
“娘,你光是叫我跟爹我們兩個人去地裡,你咋不讓二哥跟弟弟也去呢,那麼多糧食,就靠我跟爹兩人,什麼時候才收得完呀。”
氣憤的拿著草帽扇著風,也不去看王氏。
那王氏可從來沒想過自己一向聽話的三兒子會這樣說,稍有一瞬間的愣神後,馬上反應過來。只是,說話的語氣比對著林大山時可要溫和多了。
“都這麼大的人了,做個事還要看著你哥哥跟你弟。你二哥可是讀書人,他什麼時候幹過那些粗活呀,再說了,哪有讀書人去做泥腿子的事,一行的人做一行的事,不然不是亂套了嗎。你弟弟年紀還小,你是做人哥哥的,得多讓著你弟弟。再說了,不是還有你大哥在嗎?你若是不想幹活,就去地裡看著,可別讓你大哥偷懶。”
王氏這一番話出來,直說得林大有想笑。是的,他就是想笑,想大笑。到如今,他娘都還以為大哥在地裡幹活呢。
還說讓他去地裡看著別讓大哥偷懶。
難道大哥該自己家的?
林大有突然心裡一陣淒涼,他幽幽的看向王氏,“娘,你還是讓二哥跟弟弟跟我們去吧。大哥根本就沒有來幫著家裡收玉米,一上午都是我跟爹在地裡忙的。光是靠著我們倆,只怕再過不久,那麼多玉米全都爛在地裡了。”
什麼?家裡幹活最得力的大兒子居然沒有去地裡幹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