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漢和華箏心曠神怡,料想不到這高山之巔竟然別有一番天地,唐漢暗自讚歎,段皇爺當真是會享受,哪怕是隱居了,也是找了一處這麼好的世外桃源。
沒多久,鐵舟忽然鑽入了一個山洞。洞中香氣更濃,水流卻又湍急,只聽得一陣嗤嗤之聲不絕,嚇得華箏這個大漠女兒驚叫不已。不多時,就見眼前陡亮,鐵舟已然出洞。
原來洞外是個極大的噴泉,高達二丈有餘,奔雪濺玉,一條巨大的水柱從石孔中直噴上來,飛入半空,嗤嗤之聲就是從噴泉發出。那溪水至此而止,這噴泉顯是下面溪水與瀑布的源頭了。
點蒼漁隱和唐漢、華箏上了岸,華箏回過頭來,卻見水柱在太陽照耀下映出一條眩目奇麗的彩虹,直道景色好美。
而這時就見一個大漢左手提著一捆松柴,右手握著一柄斧頭,原來是個樵夫,唐漢更是認出這個樵夫不就是武三通麼,而點蒼漁隱道:“武師兄,這是全真教掌教唐漢唐真人,前來拜見師父。”
武三通一聽,臉色微變,然後點蒼漁隱在他耳邊說了幾句,就見武三通臉色緩了下來,帶著唐漢和華箏到了山邊,只見山邊一條手臂粗細的長藤,巖峰而上,抬頭一看,見山峰的上半截引入雲霧之中,不知峰頂究竟有多高。
唐漢聽到要上山只有這麼一路,也不以為然,手拉著華箏,一手抓住長藤,然後整個人騰空而起,然後時不時藉助山壁凹凸處,身子不斷往上,不過一會兒工夫,就已然到了峰頂。
在這裡,竟是看到了有二十多畝田地,上面的莊稼長勢極好,讓人不由暗自佩服。
二人順著山路向前走去,行不多時,山路就到了盡頭,前面是條寬約尺許的石樑,橫架在兩座山峰之間,雲霧籠罩,望不見盡處。華箏心中害怕,卻是被唐漢輕拍了一下背,只覺得有師父在此,又有什麼可怕。
唐漢渾然不怕,以他此時武學,便是萬丈深淵也沒有什麼可怕的,所以輕功運使,帶著華箏前行,雖然這裡凹凸不平,又加終年在雲霧之中,石頭滑溜一場,但是唐漢如履平地,躍過一個缺口,接連過了七個斷崖,眼見對面山上是一大片平地,忽聽書聲朗朗,石樑已到盡頭,可是盡頭處卻有一個極長缺口,看來總在一丈開外,缺口彼端盤膝坐著一個書生,手中拿了一卷書,正自朗誦。那書生身後又有一個短短的缺口。
唐漢一見,這不就是朱子柳麼,那朱子柳乃是南帝的丞相,沒想到南帝出家當和尚,他也跟著辭去丞相之位,跟隨在南帝身旁,唐漢道:“朱丞相,二十餘年未見,丞相倒是好生自在。”
朱子柳暗暗驚奇,只是他怎麼想,卻也不知什麼時候見過唐漢,又見唐漢穿著道袍,頓時好奇道:“道士不知在何處修行,來這裡有何貴幹?”
唐漢微笑道:“道士全真教掌教唐漢,特來拜會段皇爺,還請丞相前去稟告。”
而就在這時,就見一道身影輕巧而來,竟是要往廟而去,朱子柳大吃一驚,連忙道:“劉貴妃,留步!”
只是那身影輕功了得,遠在朱子柳之上,二人距離不但沒拉近,反而更遠。唐漢見狀,身形一晃,已然到了那身影面前,攔住了她去路,那身影見唐漢擋路,一掌拍擊而來。
唐漢掌力旋轉,那身影一個站立不穩,連退五步才穩住身子,喝道:“你這道士為何壞我好事!”
唐漢見這瑛姑頭髮花白,額頭佈滿皺紋,面頰卻如凝脂,頗為白嫩,一張臉以眼為界,上半老,下半少,卻似相差了二十多歲年紀,雖然身披麻衫,但是不難看出瑛姑年輕時定然美貌無雙。
無視瑛姑的憤怒,唐漢道:“瑛姑,當年之事說來是我周師叔與你對不起段皇爺,你又何必怨恨段皇爺呢!”
周師叔?
瑛姑心中一動,連忙道:“你是全真教弟子?”
“正是!”唐漢淡然道。
“那你還不快快讓開,讓我報了仇!”瑛姑喝道。
而此時朱子柳已然趕達,警惕地看著瑛姑,這瑛姑這十幾年來屢次前來要暗害段皇爺,只是段皇爺愧疚於她,不忍傷害她,屢次放過她,不曾想今日關鍵之時,她竟然上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