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武道
有熊部落,有一萬一千餘人,是方圓千里唯一的一個人族部落。
根據有熊部落的族長有熊氏所說,當初有熊部落的先祖只有十人,如今數千年過去,已然發展壯大到如今地步,而部落面臨最大的威脅便是野獸、猛獸。
雖然人族之前誕生了燧人氏鑽木取火,讓人族懂得取火之道,以此煮熟食,不復茹毛飲血。又有有巢氏教導人類學鳥兒築巢,建立木屋,擺脫了嚴寒。有淄衣氏觀察蜘蛛織網,學會了編織衣服,使得人類可以自己編織衣服,不用在光著身子。
可是此時人族面臨最大的威脅依舊是野獸、猛獸,一旦有猛獸侵襲,人族往往付出慘重的代價,比如這次這頭野豬,就讓有熊部落付出了十六個青壯年。
唐漢有感人族生活困苦,生存不利,與野獸相鬥純粹是靠著身體蠻力,無人歸納總結,又想到如果能將武道傳授與人族,定能提高人族的生存能力。
於是唐漢就找來一塊石碑,將武道劃分為後天、先天、金丹、元神、神通五個境界的武道刻在石碑上。此時人族沒有文字,唐漢便用道文去刻,只要細心去體悟,哪怕是看不懂道文,也能明白是什麼意思。
唐漢在石碑上又留了幾套功夫——聖靈劍法、排雲掌、風神腿、天霜拳、三分歸元氣、龍象般諾功等可以修煉神通境界一一刻在石碑上。
然後將石碑立於部落的中心,任由有熊部落的族人學習,一時間有熊部落紛紛感恩唐漢,“道長大恩大德,我有熊部落永生永世不敢忘!”
唐漢淡笑,卻也不在意,雖然武道很適合人族,但是能夠修煉到神通境界的,終究是極為少數,絕大部分想要修煉成金丹,都不容易。
唐漢又教導有熊部落的族人,在部落的四周用木頭做起圍欄,可以抵禦野獸、猛獸,有熊部落的族人聞言大喜過往,按照唐漢的方法,立了圍欄,果真是野獸、猛獸進不得部落之中。
而有熊部落的人練了武道,雖說時日不多,卻也是戰力大增,不但每日打獵的獵物更多了,部落青壯被猛獸所殺的人數也大幅度下降,使得有熊部落的人更信任唐漢。
僅僅十年時間,有熊部落的人口就增長到兩萬餘人,先天境界都有十多人,有熊部落的族長有感唐漢的恩德,直接在部落建了一座道觀,道觀供奉的正是人教教主老子聖人以及傳與武道給部落的‘凌霄道人’唐漢!
而唐漢也沒有繼續在有熊部落待多久,就離開了有熊部落,前往了其他人族部落,唐漢發現此時人類是以部落形式,分散在各處,大的部落上萬人,小的部落只有幾十人、上百人。
甚至唐漢還遇到有十個人離開部落,到外面建立部落,卻是遭遇到一頭猛虎,成了猛虎的口中食物。
可是就是這麼弱小的人族,卻是堅定不移地往外面走,不願意困在一隅之地。
唐漢被這種‘自強不息’的精神給感動了,給震撼了!
他不由想起一句話——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一種來自心靈深處的認同感油然而生!
唐漢便在人族之中行走,傳授人教之道,同時傳授武道,讓人族習得修煉之法,而唐漢每去過一個部落,那個部落必然會為了感恩唐漢,建立神廟供奉老子聖人和唐漢,人教的名聲也漸漸響亮了起來。
凌霄道人的名號,也在人族之中流傳著。
這一日,唐漢剛剛抵達東海之濱,到了他剛到洪荒世界的地方,心中感慨萬千,卻見當初老子講道的那座山,建有一座神廟,神廟香火非常旺盛,唐漢上山進廟,看到廟中的壁畫,卻是訴說著老子在人族中講道的場景,壁畫有些古老,想來是建了許久。
一打聽,原來是當初在這邊聽道的人族所立,至今已有萬年之久。當初聽老子講道的人族,也有人修煉成仙,悟得成仙之道,外出尋道,可惜一去不復返。而那修仙之法,卻無人練成,久而久之,已然是失傳了。
“天道之上,吾乃血海冥河,今日創立一族,曰‘阿修羅族’,阿修羅族立!”忽然一聲音充滿著威嚴傳遍了洪荒,唐漢心中一驚,就從神廟之中而出,抬頭看著天空,卻見天降功德,心中恍然。
原來這洪荒有一處地方,這裡自開天以來,天下濁氣匯聚於此,久而久之,這裡形成了一個一眼望不到邊的血海。血海經過無數年孕育了一位大神通者、頂級先天魔神——冥河。冥河也是在紫霄宮聽過道祖三次講道,一身修為早已達到大羅金仙。這位大神憑藉阿鼻、元屠兩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