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慰問
唐漢的身子,恢復得很快,不過五日功夫,就可以下地走路,讓醫院的醫生直呼不可思議。
身中三槍,後來醒來又昏迷高燒十天十夜,若是其他人哪怕不死,也會成了植物人,至少也會落下後遺症,身體大傷元氣,癱瘓什麼是再正常不過。
而唐漢好似沒有什麼後遺症,恢復速度比普通人生病還要快得多,僅僅五日,就可以下地走路,臉上也有血色了,看起來和普通人沒有太多區別了。
唐漢和陳陽在醫院中散步,陳陽攙扶著唐漢,道:“同偉,你會不會怨恨我爸,怨恨他沒有將你調回漢東省。”
唐漢微笑道:“想什麼呢,陳叔叔是老革命,革命精神是我們值得學習的,陳叔叔不是一直老說一句話麼:我是革命一塊磚,哪裡需要哪裡搬。而且我也是巖台山區的孩子,能夠回到巖台山區工作,造福巖台山區百姓,我心中也開心。”
唐漢可是記得,後來的一位領導人不就是從最貧困之中一步步走向最高舞臺,腳步無比踏實,第一任就凝聚了巨大的威望,在他第一任結束時,他的威望都快媲美得上總設計師了。
唐漢曾經去過下黨鄉,那可是名副其實的最貧困鄉,身處山中,土地貧瘠,道路不通,而那位領導人卻是在任職期間二次去了下黨鄉,還走了崎嶇的山路。也許正是因為那一份經歷,讓他可以始終不忘初心,不懼怕困難,迎難而上,凝聚巨大的民心,敢打敢拼,締造了許多可歌可泣的事蹟。
記憶之中祁同偉確實怨恨陳岩石,可現在不一樣了,覺醒了記憶,唐漢的格局自然不會那麼小,心中很坦然。
以他的本事,遲早是可以開啟局面的,一步一步前行,他也要在這段復興之路上留下自己的腳印,免得等到後來,回望自己一生時卻是蹉跎一生,沒有什麼可提及的。
“陳陽,你看我現在也好了很多,相信用不了多久就能恢復傷勢,你請假也不能請太久,免得給同事領導留下不好的印象!”唐漢看向陳陽:“還記得我們的約定麼,等工作個二年,我們有點積蓄,就買個房子結婚安家!”
陳陽聞言,臉上不由一紅,可也有不捨。
而這時候,一名挎著相機的陌生人走了進來,“請問是祁同偉同志麼?我是《公安通訊》的記者‘李華’,想要採訪下您。”
雖然這麼說,可是這人卻很肯定。
“你好,記者同志!”唐漢和李華握了個手,然後記者開始採訪,唐漢將孤鷹嶺的事兒細細說了一遍:“。。。。。。當時我身中三槍,在山林裡到處逃竄,幸虧聽到了那首兒歌,才找到了村裡唯一和毒販沒有牽連的秦老師。。。。。。”
“祁同偉同志,你真是當之無愧的孤膽英雄啊!”記者‘李華’運筆如飛在本子上做著記錄,“我爭取向主編多爭取點版面,把你的英雄事蹟傳播給更多的人。”
李華眼中滿是佩服,孤身闖入毒窩裡,被毒販追殺,還中了三槍,為最後搗毀毒窩立下了大功,而且李華來採訪時就已經問了醫院,得知做手術取出子彈後,祁同偉昏迷高燒十天十夜,竟是還能挺過來,這簡直是個大英雄。
“謝謝記者同志!”唐漢微笑道:“既然成了一名警察,抓拿罪犯就是我的使命,哪怕為此身死也不後悔!”
然後記者‘李華’留了一張名片給他,說以後若是他前往京城,一定要打他電話,讓他好好招待他。
而這如同一個訊號,接下來幾天,不斷有記者前來採訪唐漢,原來此案已經驚動了部裡,部裡特意說這種英雄事蹟應該好好宣傳,於是就有黨政媒體先後來採訪唐漢。
而唐漢談吐風聲,面色坦然,身上有一種氣質,給這些記者們留下了深刻的記憶,使得這些記者回去後又盡力地寫好每一遍報道,給唐漢宣傳帶來了積極的影響。
而部裡的領導在前來漢東省督辦案子時,還特意抽了時間前來探望:“祁同偉同志,你這次不畏艱險、不怕犧牲,勇於和犯罪分子作鬥爭的行為值得全體公安戰線上的同志學習,而且成績卓著,有著重大貢獻和影響,部裡已經決定將你的名字列到今年的一級英模表彰名單裡面!”
“多謝領導關心,這都是我的本職工作。”唐漢謙虛道,此時唐漢經過十來天的恢復,已經恢復得差不多了:“我就想盡快恢復工作,回到崗位上。”
領導道:“看到你身體恢復這麼好,我就放心了!我打算將你調到部裡去,像你這樣有文化、敢打敢拼的年輕人正是部裡需要的,不過樑書記不肯割愛啊,他說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