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0章 翁同龢

“翁師傅但講無妨!”

“只是,這筆錢足有二百萬之巨,中堂可請示太后,有太后手諭,我定當立即撥款!”

李鴻章的眼珠子在眼眶內迅速轉動,閃爍著智慧與警覺的光芒。他心中暗道:“這翁同龢,定是來給我設套的,想讓我踏入他佈下的陷阱。老夫我早已將朝中局勢摸得一清二楚,這二百萬兩銀子,乃是太后私下籌備,用以修繕那奢華園子的專項資金。誰敢動它分毫,那便是觸了太后的逆鱗,定會落得個萬劫不復的下場。即便是朝廷再缺錢,這個坑,我也是萬萬不能踩的。”

想到這裡,李鴻章的臉上浮現出了一抹不易察覺的微笑,他緩緩開口,聲音不急不緩,卻透露出一種不容置疑的威嚴:“翁師傅此來,怕是有所誤會。我這裡有兩樁大事亟需解決,一是平定熱河暴動的軍費報銷問題,二是水師購船添炮、練兵強軍的急迫需求。朝廷當初可是應承了每年四百萬兩的撥款,用以支援這兩項關乎國家安危的要務。然而,時至今日,連每年應撥的二百萬兩都未能足額到位,這讓我等如何向浴血奮戰的將士們交代?又如何能保證海防的穩固與國家的安全?”

說到這裡,李鴻章的語氣稍微緩和了一些,但眼神中的堅定絲毫未減:“太后與皇上聖明,深知此事的重要性,故而特下御旨,責令戶部務必妥善處理。我身為臣子,自當遵從聖意,盡心盡力為太后、皇上分憂。只是,這二百萬兩銀子的用途,實乃敏感且重大之事,我若再行請示太后,恐有越俎代庖之嫌,也恐引起不必要的誤會與猜疑。因此,我斗膽請翁師傅代為稟告一聲,看看這二百萬兩銀子,是否能在不影響太后園子修繕大計的前提下,暫且挪作他用,以解我軍費燃眉之急。”

一番話說得既合情合理,又滴水不漏,既表明了自己的立場與決心,又巧妙地給翁同龢出了一個難題,讓他難以直接拒絕,也不得不重新考慮自己的策略。

翁同龢聞言,臉上閃過一絲尷尬與無奈,他苦笑一聲,嘆息道:“哎呀,中堂大人此言差矣,您身為朝廷重臣,位高權重,威望隆盛,老朽雖有幸侍奉天子左右,但論中堂之危,又怎及得上您的萬分之一呢?中堂大人的一紙陳奏,其分量之重,遠非我翁同龢所能比擬。”

李鴻章微微一笑,眼神中透露出幾分洞察人心的銳利:“聲甫兄過謙了,你我同為朝臣,自當各盡其責,共謀國事。但話說回來,眼下的局勢,軍費報銷與往年的欠銀補齊,確是迫在眉睫,關乎國家安危與將士士氣,不可不察。戶部作為掌管度支的要害部門,理應想方設法,撥款到位!。”

翁同龢聞言,心中五味雜陳。他深知李鴻章所言非虛,但這些年來,朝廷財政捉襟見肘,加之太后修園子等項開支巨大,戶部已是捉襟見肘,難以兼顧所有。

他本想借此次會面,一是試探李鴻章的口風,二是給李鴻章下個套,再者探探底細,藉此撥銀子的機會好好羞辱一下這個朝廷重臣,以報家兄參核之仇,但不料卻被李鴻章輕描淡寫地擋了回去,這讓他心中不禁有些不快。

見計策不成,翁同龢索性岔開話題,試圖以輕鬆的口吻緩解尷尬的氣氛。他聊起了京城的時局變遷,朝野中的趣聞軼事,但顯然,這些話題並未能拉近兩人之間的距離。李鴻章始終保持著一種不溫不火的態度,既不過分熱情,也不過於冷淡,讓翁同龢感到一種難以言喻的疏離感。

最終,當話題再次不可避免地回到軍費與欠銀上時,兩人都意識到,這場會面已經失去了繼續下去的意義。翁同龢只得悻悻然起身告辭,而李鴻章則目送翁同龢離去,眼神中閃爍著一種深邃而複雜的光芒,似乎在思考著更加深遠的策略。

……

四歲那年,載湉,即後來的光緒皇帝,被命運的巨輪無情地推入了紫禁城這座金碧輝煌的牢籠。從那一刻起,他的童年便被剝奪了普通孩子的歡聲笑語,取而代之的是無盡的規矩與束縛。如今,剛剛步入親政之年的他,臉上依舊殘留著未褪去的稚嫩,但那雙眼睛裡,卻已深深鐫刻了不平與憤怒的印記。

不平,源自他內心深處對帝王身份的渴望與現實的巨大落差。作為一國之君,他本該擁有無上的權力與自由,去施展自己的抱負與理想,然而,慈禧太后的鐵腕統治如同厚重的陰雲,籠罩在他年輕的天空上,讓他感到前所未有的壓抑與無力。他渴望掙脫束縛,證明自己的價值,卻發現自己彷彿置身於一張無形的網中,動彈不得。

憤怒,則是對慈禧太后高壓政策的強烈反抗。他深知,自己只是太后手中的一枚棋子,被用來維持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