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的公孫瓚,乃是一方諸侯,還威震天下,甚至數次擊敗袁紹。
只可惜,那時候他太過魯莽,所以才會陷入絕境之中,最終被袁紹徹底覆滅。
而鞠義,他就更不用說了,袁紹能夠擊敗公孫瓚,鞠義的功勞不容忽視。
如果沒有鞠義的話,袁紹就算能夠取得成功,也不可能有這麼快的速度。他完全稱得上是袁紹麾下首屈一指的大將。
從這二人之中,選拔一人作為領兵大將,效果肯定不會太差。
不管是公孫瓚還是鞠義,他們都是合適的人選,在短暫思索之後,張方心中已經有了答案。
他看向公孫瓚,語氣認真的說道:
“公孫將軍,如果要兵分兩路的話,本少主想要將一路兵馬交由你統領,從側面牽制敵軍。襲擾袁紹後方,不知你意下如何?”
張方會作何選擇?
並不是公孫瓚能夠干涉的,所以公孫瓚並沒有想太多,不管張方要派何人統領大軍,都無關緊要。
只要能夠取得勝利,能夠擊敗袁紹,那就足夠了,畢竟他的目標是報仇雪恨,他要讓袁紹付出代價。
是不是他親自領兵,反而在其次。
但是現在,張方給了他這個機會,讓他單獨統領一路兵馬,可以在側翼牽制袁紹。這是他展現自己能力的好機會。
就算如今的公孫瓚,已經不是之前那個割據一方的諸侯了,他也希望能夠建功立業。
如果有朝一日,黑山軍當真能夠橫掃天下,能夠建立一個新的王朝,那他也能夠拜將封侯,擁有更高的地位。
所以,當公孫瓚聽得張方之言,他並沒有任何猶豫,便是立刻拱手行禮道:
“啟稟少主,末將願往。”
不管是在正面戰場,還是在側面戰場,只要能夠對付袁紹,那公孫瓚就不會有任何遲疑,他的目標從來都沒有改變。
他一定要讓袁紹付出代價。
當初的袁紹,是那麼的不可一世,但今時不同往日,袁紹已經到了窮途末路,他想要守住魏郡,哪有這麼簡單?
黑山軍整頓兵馬而來,用不了多久,袁紹必將面臨絕境。
想到這裡,公孫瓚便是一陣迫不及待,他從來沒有忘記,自己和袁紹之間的仇怨。
得到公孫瓚肯定的回答,張方笑著點了點頭,隨即他又說道:
“那好,這件事情就交給公孫將軍了。
那接下來,公孫將軍可以率領幽州本部兵馬。在側翼作戰。只要能夠牽制袁紹部分大軍,那就足夠了。”
正如鞠義方才所言,袁紹的主力肯定是佈置在前線,阻擋張方的進攻。
所以公孫瓚在側翼的壓力,應該不會特別大。
張方並不懷疑公孫瓚的能力,其實公孫瓚並不適合一方勢力的主公,但是讓他統領兵馬,征戰沙場卻沒有任何問題。
要知道,當初公孫瓚還沒有崛起時,便是統領大軍,在邊境與外族作戰。打得外族聞風喪膽,不敢與之抗衡。
此事就這樣安排妥當,張方繼續看向鞠義,他雖然沒把這個機會交給鞠義,卻不代表他覺得鞠義不行。
而是因為,張方覺得鞠義留在正面戰場,或許能夠發揮更大的作用。
鞠義統領大軍攻城的能力,實在是太強了,有他在正面戰場,那麼張方也能輕鬆許多。
——
雖然確定了接下來的行動計劃,但張方並沒有著急動手。
如今幾路大軍會合,張方手中有十多萬兵馬。
他自己統領十萬大軍,作為正面進攻的主力,而剩下的人,則交給公孫瓚帶領。作為側面牽制。
等到大軍休整完成,張方沒有遲疑。公孫瓚領兵出擊,而張方也是帶領大軍,從廣年縣出發,他的目標是魏郡的曲梁縣。
如今的局勢,張方並沒有操之過急,這場戰鬥他勝券在握。
現在的袁紹,已經到了窮途末路,他根本無力和黑山軍抗衡。
或許在袁紹看來,他防守於城池之中,就能拖延時間。
但是魏郡這麼多城池,袁紹將手中兵馬分散各地,同樣沒有任何勝算。
可是,如果袁紹將所有的兵馬,聚集於一處,那他被困在城中,又能拖延多久呢?
所以說,這是一個死局,除非說袁紹能夠想到辦法擊敗張方,否則的話,根本沒有扭轉局勢的可能。
但是當今天下,沒有一個人是張方的對手,雖然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