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以如今黑山軍的實力,已經不需要每場戰鬥都由張方出場了。
雖然張方的實力很強,但他終究只能作為壓軸的存在,如果事事都要他親力親為,那還需要公孫瓚等人做什麼?
公孫瓚等人都不是等閒之輩,他們的實力也很強。
只要他們能夠發揮出自己的本領,統領兵馬,攻城掠地,那就不會有任何意外發生,袁紹照樣抵擋不住。
現在的袁紹,處境已經極為被動,他麾下的兵馬損失慘重。
已經越來越多人,對黑山軍產生恐懼,他們覺得己方根本沒有任何勝算,與其苦苦掙扎,倒不如直接了當的投降。
若是尋常武將,他們投降自然沒有任何問題,但袁紹不一樣。
他作為一方之主,如果他投降了黑山軍,誰也不知道他會落得何等境地,這可不是什麼好事。
而且,袁紹也有著自己的野心,他不願意接受這樣的命運,他希望將主動權掌握在自己手中。
他希望能夠割據一方,甚至是爭霸天下,這才是袁紹的目標。
如今卻被黑山軍逼到這種程度,是袁紹絕對無法接受的結局,所以就算無法成功,他也絕對不會輕言放棄的。
張方直接下達命令,讓公孫瓚等人各自率領一路兵馬,前去攻城。
他們必須抓緊時間,不能給袁紹喘息的機會,也不能讓袁紹重新整頓兵馬,他們必須不斷追擊而去,徹底斷絕袁紹的希望。
此戰他們大獲全勝,具有著非同凡響的意義,卻不代表他們已經穩操勝券。
畢竟天下局勢難以預料,誰也不知道會發生什麼變故,讓他們陷入被動之中,他們必須徹底解決袁紹,不能給袁紹一點機會。
唯有徹底覆滅袁紹,這一切才算是塵埃落定。
張方讓公孫瓚和鞠義,各自率領一路兵馬,分別對河間郡和渤海郡用兵。
而張方則是與趙雲及黑山舊將,朝安平國方向追擊而去。
袁紹為了對付張方,不得不從周邊郡縣調集兵馬,所以如今河間郡、渤海郡,已經沒有太多守軍。
他們面對黑山軍的進攻,那就只有一個結局,那就是摧枯拉朽般被擊敗,毫無反抗之力。
而袁紹,已經朝魏郡方向逃離而去,他們需要從安平國路過。
所以,張方也是抓住這個機會,他要一路攻城掠地而去,一直殺到魏郡,徹底斷絕袁紹的希望。
他不會給袁紹一點機會的,或許袁紹仍舊心存奢望,他想要重整旗鼓,想要扭轉局勢,但這注定是不可能的。
因為現在的袁紹,已經完全陷入被動之中,這就是他的結局。
——
袁紹和呂布等人狼狽而逃,他們丟盔棄甲,什麼都顧不上了,只想要儘快逃離戰場。
他們能夠感受到張方的壓迫感,黑山軍的強大,遠遠超出他們的想象。
雖然他們已經竭盡全力,袁紹為此已經不擇手段,但是最終的結果還是讓他絕望。
他以為自己能夠除去張方,能夠扭轉幾次,但是他發現張方比他想象的更加聰明。
而黑山軍的強大,也不是他麾下將士能夠匹敵的。
也不知逃出去多遠,袁紹終於是鬆了口氣,他感覺到後方沒有追兵趕來,這意味著他們已經成功逃過敵軍的追擊。
這無疑是個好訊息,只不過袁紹的臉色依舊難看無比。
他為了這場戰鬥,準備了很多,原本以為會非常順利,但是最終的結局,卻是那麼的令人絕望。
現在袁紹,連掙扎的餘地都沒有了,他麾下的兵馬,幾乎全軍覆沒。
或許還有兵馬逃散在外,但是想要將這些士卒聚集起來,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畢竟,黑山軍在後方不斷追擊,袁紹根本沒有停歇的時間,他必須儘快逃離,他想要重整旗鼓,那就必須回到魏郡。
那是他最後的根基。
在魏郡,袁紹還駐紮了不少兵馬,同時他可以從青州之地聚集大軍。
總之只要逃離戰場,逃過黑山軍的追擊,那他就有捲土重來的機會。
袁紹自然是不甘心束手就擒的,他也絕對不會接受這樣的結局,他必須將主動權,掌握在自己手裡。
此刻,袁紹看向身旁,田豐、沮授等人皆是跟著,袁紹不由得有些失落,他忽然想起田豐和沮授之前勸說他的話語。
雖然二人說的有道理,但是袁紹並沒有聽從,他覺得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