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099 發起反擊

“沃克!霍爾!”

陸一奇揚手將球隊的兩位首發外線衛雷吉-沃克和歐魯-霍爾招呼過來,揚聲呼喊到,“還記得’騙中騙’戰術嗎?”

此時置身於比賽程序中,而且還是客場作戰,沒有時間細細分析戰術變動,陸一奇直接以訓練內容來完成佈置,只需要一個暗號,沃克和霍爾就雙雙點頭表示明白,陸一奇也沒有多說,點點頭示意,然後防守組就準備登場了。

“騙中騙”的戰術,源自於經典美國電影,其實就是騙局套騙局的說法,但戰術會議的時候,線衛組和防守鋒線都被錯綜複雜的戰術繞暈了,於是,陸一奇播放了“騙中騙”這部電影,以代入法展開說明。

在那之後,防守組上上下下都戲稱此戰術為“騙中騙”。

今天,面對長角牛隊的第二次防守,野貓隊苦苦訓練的戰術終於即將登場。

其實解釋起來,戰術並不複雜,本質層面還是陸一奇正在試圖訓練的那一套:以前線上步製造出足夠壓力,壓縮四分衛的活動空間,即使沒有真正上步擒殺,也迫使四分衛在亂局之中出現更多破綻。

長角牛隊的防守前線憑藉硬實力,一系列球員都具備了擒殺四分衛的能力,他們是真正地上步施壓;野貓隊則不同,防守前線實力相對薄弱,所以他們需要虛虛實實、真真假假地不斷切換節奏形態,以此來打亂對方四分衛的判斷,製造出足夠的混亂,一點一點地累積優勢,伺機而動地完成轉換。

“騙中騙”的戰術奧義就在於,線衛確定自己不會上步,整體防守核心思想重新回到拉蒂默的戰術陣型;但不同之處則在於,兩名外線衛必須時時刻刻做出“虛晃一槍”的動作,製造出“狼來了”的威脅效果。

就好像現在。

如果按照過去兩週的戰術訓練,線衛必須觀察四分衛,然後做出判斷,再做出反應,虛虛實實的動作需要線衛臨場來完成解讀、判斷、選擇、決定和執行等一系列動作,但此時——

長角牛隊四分衛麥考伊宣佈開球的瞬間,外線衛沃克根本沒有停頓也沒有觀察,“蹬蹬蹬”地就徑直朝前上步,猛虎下山的聲勢似乎根本不管進攻戰術如何,一心一意就準備完成四分衛擒殺,這也迫使麥考伊不得不考慮到沃克的變動。

但實際上,沃克的視線餘光牢牢鎖定住了跑衛賈馬爾的動靜:如果麥考伊選擇地面衝球,那麼他就能夠第一時間完成阻攔;如果麥考伊選擇傳球,那麼沃克逼真的上步施壓動作,必然製造出心理變化。

看似冒險上步的動作,卻沒有丟掉自己的位置,反而讓防守思路變得更加清晰簡單,為其他防守組球員創造優勢。

即使麥考伊成功完成傳球連線,那也沒有關係。一次!兩次!三次!沃克的動作就這樣一點一點累積起前衝的威力。可以這樣理解,“騙中騙”的戰術將陸一奇的思路簡化,以更加簡單的方式來欺騙對手,就好像揭幕戰下半場的第一波進攻戰術一樣。

更何況,沃克不是唯一一位正在執行“騙中騙”戰術的外線衛,還有另一側的霍爾呢。

“攻擊!”

伴隨著麥考伊的又一次宣佈開球,沃克牢牢地站穩在原地,視線瞄準了自己左手邊的兩名外接手;而霍爾則毫不猶豫地悶頭前衝,勢如破竹的強力姿態打破了攻守平衡,但他的動作卻朝著自己右手邊的外接手正面衝撞上去。

“砰!”

霍爾狠狠地撞擊到了外接手利馬斯-斯維德的身體,用自己的肩膀頂住斯維德,不管不顧地持續前衝——但沒有糾纏。

自然而然地,斯維德就形成了擺脫,繞過霍爾持續前行,但霍爾也不回追,他的視線死死地瞄準了麥考伊和賈馬爾,持續前衝,瞬間就已經切入了口袋之內,這也迫使麥考伊不得不在電光火石之間做出反應:

麥考伊選擇將橄欖球傳給了擺脫防守的斯維德,卻沒有想到,另外一名野貓隊的內線衛烏拉-珀梅勒(ulla-pomele)始終堅守在短傳區域,一個橫向衝撞,正面撞上了斯維德,重心還沒有完全調整過來的斯維德也就搖搖晃晃地無法站穩腳跟,錯過了麥考伊近在咫尺的傳球——

傳球未完成!

從表面看來,野貓隊防守組的戰術與第一波防守沒有任何變化:線衛依舊在積極主動地上步施壓;但實際情況卻正在發生微妙的變化:那些看起來施壓的動作,最終都落在了外接手或者跑衛身上,同時依舊能夠對四分衛發起威脅,製造出氣氛的緊繃感,然後無形之中,壓力就開始慢慢堆疊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