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436章 謀聖張良 《太公兵法》

第1436章謀聖張良《太公兵法》

韓國的滅亡,使張良失去了繼承父親事業的機會,喪失了顯赫榮耀的地位,故他心存亡國亡家之恨,並把這種仇恨集中於一點——反秦。張良到東方拜見倉海君,共同制定謀殺行動計劃。

他弟死不葬,散盡家資,找到一個大力士,為他打製一隻重達一百二十斤的大鐵錘,有人猜測,這個人就是大鐵錘。

接著,張良差人打探秦始皇東巡行蹤。按照君臣車輦規定,天子六駕,即秦始皇所乘車輦由六匹馬拉車,其他大臣四匹馬拉車,刺殺目標是六駕馬車。

秦始皇東巡,張良很快得知,秦始皇的巡遊車隊即將到達陽武縣,於是張良指揮大力士埋伏在到陽武縣的必經之地——古博浪沙。

不多時,遠遠看到三十六輛車隊由西邊向博浪沙處行走過來,前面鳴鑼開道,緊跟著是馬隊清場,黑色旌旗儀仗隊走在最前面,車隊兩邊,大小官員前呼後擁。見此情景,張良與大力士確定是秦始皇的車隊到達。

但所有車輦全為四駕,分不清哪一輛是秦始皇的座駕,只看到車隊最中間的那輛車最豪華。於是張良指揮大力士向該車擊去。

一百二十斤的大鐵錘一下將乘車者擊斃倒地。

張良趁亂鑽入蘆葦叢中,逃離現場,力士是否逃生則沒有任何記載。然而,被大力士擊中的只是副車,秦始皇因多次遇刺,早有預防準備,所有車輦全部四駕,時常換乘座駕,張良自然很難判斷哪輛車中是秦始皇。

秦始皇倖免於難,但秦始皇對此事十分惱怒,下令全國緝捕刺客,但因無從查起,使張良得以“逍遙法外”,後來不了了之。

古博浪沙張良刺秦從此聞名遐邇。

當然,歷史上最為有名的還是張良得到《太公兵法》的故事。

聞名遐邇,富有傳奇色彩!

傳聞,張良閒步沂水圯橋頭,遇一穿著粗布短袍的老翁,這個老翁走到張良的身邊時,故意把鞋脫落橋下,然後讓張良去給他撿鞋。

張良愕然,但還是強忍心中的不滿,違心地替他取了上來。

但是更合適可惡的事情發生了。

只見這個老人又蹺起腳來,命張良給他穿上。

張良心裡那個憤怒啊,是個人都會會憤怒。

張良也不例外,想揮拳揍他。但他已久歷人間滄桑,飽經漂泊生活的種種磨難,因而強壓怒火,膝跪於前,小心翼翼地幫老人穿好鞋。

老人非但不謝,反而仰面長笑而去。

張良呆視良久,只見那老翁走出裡許之地,又返回橋上,對張良讚歎道:“孺子可教矣。”

並約張良五日後的凌晨再到橋頭相會。

張良不知何意,但還是恭敬地跪地應諾。

五天後,雞鳴時分,張良急匆匆地趕到橋上。

誰知老人故意提前來到橋上,此刻已等在橋頭,見張良來到,忿忿地斥責道:“與老人約,為何誤時?五日後再來!”說罷離去。

結果第二次張良再次晚老人一步,必須在等五日。

第三次,張良索性半夜就到橋上等候。他經受住了考驗,其至誠和隱忍精神感動了老者,於是老者送給他一本書,說:“讀此書則可為王者師,十年後天下大亂,你可用此書興邦立國;十三年後濟北谷城山下的黃石便是老夫。”說罷,揚長而去。

這位老人就是傳說中隱身巖穴的高士黃石公,亦稱“圮上老人”。

張良驚喜異常,天亮時分,捧書一看,乃《太公兵法》。從此,張良日夜研習兵書,俯仰天下大事,終於成為一個深明韜略、文武兼備,足智多謀的“智囊”。

秦二世元年七月,陳勝、吳廣在大澤鄉揭竿而起,舉兵反秦。緊接著,各地反秦武裝風起雲湧。

矢志抗秦的張良也聚集了一百多人,扯起了反秦的大旗。後因自感身單勢孤,難以立足,只好率眾往投景駒,途中正好遇上劉邦率領義軍在下邳一帶發展勢力。兩人相見如故,張良多次以《太公兵法》進說劉邦,劉邦多能領悟,並常常採納張良的謀略。於是,張良果斷地改變了投奔景駒的主意,決定跟從劉邦。

作為士人,深通韜略固然重要,但施展謀略的前提則是要有善於納諫的明主。這次不期而遇,張良“轉舵”明主,反映了他在紛紜複雜的形勢中清醒的頭腦和獨到的眼光。從此,張良深受劉邦的器重和信賴,聰明才智也有機會得以充分發揮。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