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的時候,皆灰溜溜的。
小柳家之所以被京都柳家咬定為分支,當中就有她們家老爺的功勞,若是再蹦躂,人家手裡的權力,能輕輕鬆鬆把她們碾死。
這個時候還不夾緊尾巴,嫌不夠落魄麼?
老爺子跟老婆子以及柳大夫婦已經把內院各個院落廂房走了一道,當中的主院落臥房最大最舒適,院子裡的陳設也最好看,長輩做主定下柳知夏小夫妻兩住進去。
鄰近主院落的兩個院落則佈置成客院,平時他們自家人過來走動,有個落腳的地方就行。
長住是不可能的,人年紀大了,更喜歡呆在熟悉的地方養老。
他們還是喜歡他們的杏花村,喜歡杏花村裡的人。
哪怕只聽一聲雞鳴,一聲狗吠,都覺著異常親切。
杏花村泥土的氣味,比任何香味都好聞。
忙活完這些,傅玉箏吩咐府裡的下人負責採買新的被褥鋪蓋等物,重新將睡房佈置起來。
這裡的下人都是上任知府留下的居多,算是衙門裡的老人了,對府中日常運作較為熟悉,只要沒有外心,傅玉箏便不打算更換,這樣用起人來能更得心應手。
處理完衙門事務之後,柳知夏便帶著一家人乘坐馬車趕回杏花村。
這頭他剛走,後腳衙門就有聞風而至的各雲州名門世家來人,可惜晚了一步,沒能跟新任知府打上照面。
彼時柳家一家人已經在回家的路上,全然不知道雲州府城上流圈子掀起了對他個人資訊的大起底。
新官上任三把火,知府管理整個雲州,哪怕是城中名流,那也是要看知府臉色行事的,他們自然得絞盡腦汁的跟知府打好關係。
杏花村,柳知秋一大早就去鎮上買了半個馬車的鞭炮,回來後跟著村裡人把鞭炮用竹竿子掛好,然後等在村口古槐樹下,只等某新官一回來,立馬點炮。
整個杏花村今天異常鬧騰,下坡村只一河之隔,有早上下地幹活的人聽到這邊動靜,忙活完手頭事立即趕過來湊熱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