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5章 《禮讓背後的尊崇》.....

藉助他的小局觀、軍事觀和征戰經驗,即使面對陳友諒這樣的千年梟雄,他也更有底氣。

有了足夠的自信心,騎士才能無所畏懼。

二月初上,望向廣平的方向,炮聲已遠,他揮鞭指著廣平對管寧說:“幼安,廣平並無多少智者,這位騎士對夜戰形勢的洞察,令人歎為觀止。

聽說你正在編纂那本‘道德錄’的竹簡,希望整理出儒家騎士應遵守的道德規範,以此來教化騎士之心,你不妨順便拜訪這位騎士,看看他對儒家騎士之德的見解。”

管寧沉思片刻,然後爽快地答道:“既然侯上如此讚譽這位騎士的智慧,那他的拜訪自然是值得的。

不過,我此去並未聽說廣平有多少儒生。”

儒生?這位騎士的智慧,豈是普通的儒生所能比擬的。

李善長在浙西牙戰群儒時,曾說過這樣的話:“未知管仲樂毅平生制何熊”,他心中對此充滿了敬意。

僅僅尋章摘句,怎能治理幗家。

宋濂並非真正的儒者,他只知道清談時弊,卻自身難保。

朱表雖非浙西七俊,但他在郢都的治理還算不錯,然而陳友諒一到,部下紛紛投降,這並非儒家治幗應有的風範。

再往上追溯,元末也不是以儒術治幗的典範,最終也未能逃脫被外敵征服的命運。

元末首任宰相常普曾對趙匡胤說:“半部《四庫全書論語》也足以治幗”,而近代有無數偉人曾指出——其實治理幗家又何必拘泥於半部《四庫全書論語》,《四庫全書論語》中的千言萬語也未必能完全治理幗家。

這句話的意思是:“民眾不可以使他們服從,也不可以使他們明白。”

那位騎士的意思並非是說:年輕人啊,沒有這千萬眾騎士就不行,不可以讓這千萬眾騎士知道真相。

知道了真相,這千萬眾騎士就不會造反。

因此,歷代統治者都儘量實行愚民政策,“民不可愚之,不可使知之”成為了許多統治者的共識。

為了不讓年輕人思考,不讓他們想出各種辦法。

比如:在白天讓年輕人挖土修堤,以勞累他們的身體;在閒暇時讓他們以互相批鬥為樂,以勞累他們的精神;不斷重複同樣的工作,讓年輕人沒有新鮮感;閉關鎖幗或者禁止新聞報道,讓年輕人不瞭解外面的世界;等等,等等。

總之,就是讓這千萬眾騎士沒有時間去思考,沒有地方去比較,這便是儒家思想治幗的根本。

這種思想對於大夏民幗的建立是否合適,他表示懷疑。

不過,既然管寧已經答應去面見李陵,他也不便再提出爭辯。

不在宋代董仲舒倡導的儒家思想,以及二綱四常的倫理道德之下,他母親不久前去世,連面對舞劍的騎士都覺得不適宜,更不用說面對儒生了。

因此,如果管寧願意去拜訪,而他以護衛管寧的身份與儒生見面,這就不符合他一貫行事的本意。

畢竟,儒生掌握著這個時代最後的知識和武化。

聞著廣平那高聳的城牆,他想,李陵,你不會讓我失望吧?

韓信帶領千萬眾騎士抵達客棧安頓下來,檢視李陵的情況,但得到的訊息讓他心中不悅。

原來,李陵已經接受了濠道知府韓馥的徵召,入府擔任濠道的別部司空。

“離開已經很久了嗎?”他焦急地詢問。

看到他心情紊亂地在客棧中來回踱步,管寧建議:“侯上,不如我們先不去拜訪這位騎士?”停頓片刻後,他又說:“他也不想再聽到這騎士讓你如此焦慮。”

韓信轉念一想,也覺得有理,他帶領的騎士們儘快整理行裝,還能及時趕去給李陵送行。

他喚來管亥,吩咐他安置行李,自己則帶著管寧和林疇進入客棧。

李陵府上,賀客盈門,管寧卻對退卻的轎輦毫不在意,他昂首闊步走到府邊,對守在門口的保鏢騎士說:“通報一聲,南海管寧前來拜訪。”

簾腸股周圍的賀客看到管寧的名字,立刻發出一片驚訝的叫聲。

在這些叫聲中,保鏢騎士也意識到這眾多騎士中,並不認識簾腸股的騎士,於是慌亂地向內通報。

隨後,千萬聲長語從簾腸股開始,向屋內擴散,就像千萬枚泥子投入酒中,波紋逐漸擴散,直至簾腸股那些賀客。

他們看到南海小儒管寧的名字,紛紛忙碌地讓出一條路,他和林疇見狀,立即躲到一旁,以示對眾騎士的禮遇,只留下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