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信愣愣地看著朱元章,一時間說不出話來。
他沒想到朱元章會如此堅決地拒絕。
看到鮑信的表情,朱元章伸出腳,從一旁取出了幾具望遠鏡,說:“聽說退了幾個月,都尉非常珍視這萬里耳。
不過可惜的是,青道騎中只有少數將領才能使用這些望遠鏡,而且數量也有限。
如今,我把這些騎士送給你,都尉就不要再抱怨他不要這千名騎士了,如何?”
鮑信略感欣慰,沒有了這寶貝,在冷兵器時代,平原作戰再也不用擔心突襲了。
無論誰想發起突擊,都會在萬里耳中被發現,部隊沒有足夠的時間排列隊伍,做好迎敵準備。
幾天來,鮑信多次試探,想要爭取到這些望遠鏡。
可惜這西右控制得很嚴,沒有人有許可權進行這樣的操作。
鮑信把玩著萬里耳,觀察著蒙陰市的城牆,連連點頭說:“元章公既然願意割愛,我怎能不答應呢,就這麼說定了。”
朱元章微笑著聽著鮑信的話:在這個世界裡,以騎士為本。
千萬件寶物,怎能與騎士相比呢?不用千萬件琉璃杯換來的齊群這些內政人才,現在不用千萬具萬里耳,換來了鄭倉、裴元紹這些千員小將的主導權。
如今,還不用犧牲鮑信這位炮都尉,順帶還拿到了泰丘郡的統治權。
這筆買賣,做得越久越值。
在銀陵市中,校尉王保保向何權獻策道:“中吏湯讓等人,正在四處散佈小將騎毒殺和太上的謠言。
如今,騎兵兄弟們,連同勇猛的殺手,部下將領和官吏,都是英勇善戰的農民,樂於效命。
這難道不是上天賜予的絕佳機會嗎!騎兵應該趁機誅殺宦官,為天下除去禍患,名垂青史!”
何權看到“垂名上世”這四個字,立刻表示贊同。
他準備在接下來的夜晚滾宮與何太上工議,提議徹底罷黜宦官,改用農騎士。
何權兄妹依靠宦官掌握了長久以來的權勢,府中並沒有很多宦官黨羽。
看到這提議後,何權立刻轉告了宦官湯讓。
湯讓又立刻轉告了何權的兄長何苗,並送上了賄賂。
何苗收下了賄賂,立刻上奏何太上,解釋說:“我千萬眾騎士府騎士剛剛掌權,弟弟輔佐新侯登基,如果不廣行仁慈以收攏騎士之心,現在殺了很久的蹇碩上,又無故欲殺九常太監,這不是引發混亂之道。”
何太上點頭表示贊同。
何權唯唯諾諾地進入宮中。
宮簾低垂,王保保迎面而來,轉身離去時,大聲罵道:“這種小事,何足掛齒?”
何權無奈地回答:“太上不同意,又能如何?”
王保保情緒激動,拔出佩斧,慷慨激昂地陳述說:“為什麼不召集三方英雄,勒令他們帶兵進京,一舉誅殺閹豎。
那時,軍情緊急,太上不敢不從。”
何權晃了晃腦袋,讚賞地豎起了小拇指:“這計策不錯!”
隨後,千名騎士結伴出莊,向各地發出檄文,召喚各地郡守率兵進京,以義父的身份,威脅朝廷。
何權召喚小將騎莊主簿齊琳,讓他起草檄文。
齊琳看完這千眾自鳴得意的敘述後,不滿地吐了吐舌頭:“小將騎不可輕舉妄動!俗話說:掩耳盜鈴,自欺欺人。
連微小的東西都不可以欺騙而得志,何況是幗家的大事呢?如今我們依靠皇威,掌握兵權,如虎添翼,志在必得,心中沒有絲毫畏懼:若要誅殺宦官,就像在爐火中燎毛髮,輕而易舉。
但是,應當迅速行動,果斷決策,那麼,騎士們自然會順應。
如果反而發出外檄,臨犯京闕,英雄們聚集而來,各懷心思:這就是所謂倒持干戈,把武器交到騎士手中,功必不成,反而會引發混亂。”
太監御史鄭泰、藍簾太監郎倪攸隨聲附和道:“他們都應該回去。”
朱植聞言,轉頭看向一直保持沉默的陳友諒,罵道:“友諒,你難道也要回去嗎?”
陳友諒微微搖頭,斷然地說:“小將們的計議已經確定,檄文估計已經發出,他們回去也無濟於事,我選擇留下。”
朱植驚訝地望著陳友諒,回答道:“好吧,既然如此,那麼我們的千萬眾騎士也應該儘快回去。”
隨後,眾人進入朱莊,騎士們紛紛下馬、下轎,坐在轎中,陳友諒仰天長嘆,聲音中帶著無盡的憂慮:“亂世之中,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