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教在迦南雪山頂上的教廷叫白上宮,在各郡或郡國的派出宗所叫白上院。聖都白上院在聖都正北的茂嶺。
茂嶺是一個不甚高的小丘陵,但因為茂嶺上長滿了樹齡千年的古松柏,草木旺盛,溪水豐茂,因此被稱為茂嶺。白上院就築在茂嶺山頂一處水潭的邊上。這個水潭叫溪源,是聖都所有水源的源頭,溪源極深,據說與大海相通。
逄圖攸的孟婕妤篤信白教,每月總要帶著自己的兒子逄科到白上院來清修五日。
孟婕妤原本是白教教職。二十年前,孟婕妤是聖都白上院的一名代牧(1),教名持蓮,人稱持蓮代牧。持蓮代牧人如其名,貌美如荷,聖潔如蓮。持蓮代牧在白上院只管一件事,就是給那些到白上院禱告的信眾們在焚香禮拜時吟唱教曲。那一日,當時還擔任南宮衛士令的逄圖攸來白上院替自己剛滿週歲的大兒子逄秩祈福,持蓮代牧恰好為其吟唱教曲。持蓮代牧的玉音一起,那清亮雅潔、氣韻悠長的歌聲讓深通音律的逄圖攸大為震驚,好奇地抬頭看吟唱的代牧,這一看不要緊,持蓮代牧的玉容讓閱女無數的逄圖攸驚為天人。那是一種與尋常女子完全不同的聖潔之美。於是,逄圖攸苦求當時擔任衛尉卿的兄長逄圖俐出面,由逄圖俐親自向聖都主教替他去求親,終於將持蓮代牧娶為側室,並恢復俗家之姓——孟。嫁給逄圖攸後,持蓮代牧當年就為逄圖攸生下一子,也就是逄科,如今已經二十歲了。持蓮代牧則追隨逄圖攸一起,一路扶搖直上,由孟夫人到孟孺人,直至現在的孟婕妤。
由於和白教這種極深的淵源,持蓮代牧一直保持著對白教的虔誠信仰,而且在白教教內仍保留著持蓮的教名。持蓮代牧還利用逄圖攸的強大勢力,對聖都白上院以及一眾教友多予照拂。因此,持蓮代牧在聖都白上院以及聖都白教教眾中威望很高,聖都白上院屢次懇請在教內提升持蓮代牧的宗秩,隨著持蓮代牧跟隨逄圖攸地位變化而出現的地位提升,先後申請將持蓮代牧晉秩為持蓮監牧、持蓮司鐸、持蓮主教,對此,聖都主教和白教教廷的宗座(2)也都已經首肯,但持蓮代牧本人卻堅決不同意,堅稱自己早已入俗且為人妻人母,不宜擔任教內神職,更不宜晉秩為高等神職,以免引起教務混亂。但聖都白上院和聖都白教教眾對持蓮代牧愛之甚深,尤其是受過持蓮代牧恩惠的教眾和民眾更是視之為神,因此這種懇請總是不能斷絕,且有愈演愈烈之勢。後來,聖都主教出了個主意,他建議持蓮代牧仍舊保持還俗前的宗秩,仍稱代牧,但在教內享受禮同聖都主教的尊崇和待遇。持蓮代牧無奈,只好勉強同意如此措置。於是,持蓮代牧成了聖都白教教徒心中一個聖母一般的存在,民間多有為持蓮代牧偷偷建祠膜拜的。對於這些,持蓮代牧只得順其自然,不便予以強制禁止。
不僅如此,持蓮代牧還將自己的兒子逄科也逐漸影響成為了白教的虔誠信徒。白教經典,幾乎成了逄科的開蒙書籍,逄科倒背如流,隨著年齡的增長,逄科對白教教理的理解也越來越深,最後,經持蓮代牧引薦,逄科拜了當時的司鐸、如今的聖都主教疏衍為師,成為了修為甚高的俗家弟子,疏衍主教賜給逄科一個教名,叫丘頊,宗秩也是代牧,但由於持蓮代牧的崇高地位,加上逄科的高深修為,教內都不稱呼逄科為丘頊代牧,而是尊稱他為“丘頊子”。
持蓮代牧和丘頊子在聖都白上院都有自己獨立的修所,分別叫做持蓮修所和丘頊修所,持蓮修所位於白上院的西北角,丘頊修所位於東南角。每次來白上院清修,母子二人除了在白上院正殿共同燃香禮拜之外,其餘時間都是在自己的修室裡獨自靜修。
自從逄圖攸繼位之後,自雒淵葳而下的諸位夫人、側夫人,雖然在大喪期間還未曾正式冊封,但名分已經初定,持蓮代牧晉封婕妤,地位僅次於雒皇后和竇昭儀,逄科也由一名親王府裡的普通世子一躍而成為最親貴的皇子。與之相應的,持蓮代牧和丘頊子的地位更加獨特和尊崇了。這一日,正是他們到白上院清修的日子,也是逄圖攸繼位之後,他們首次到白上院清修。疏衍主教早已吩咐了司鐸和眾多監牧、代牧,仔細灑掃持蓮修所和丘頊修所,恭候兩位的帶來。
巳時一刻,孟婕妤和逄科到了。與以往持蓮代牧和丘頊子輕車簡從的風格不同,今日,他們的大轎已經換成了后妃、皇子專用的大轎,前後也都跟隨著相應的南宮衛士、內侍、宮女,一行人浩浩蕩蕩地轉入了白上院的大山門,在正殿前停下來了。
一位宮女扶著孟婕妤走了下來。孟婕妤已過三十五歲,但由於她原本就是天生麗質、聖潔如玉的胚子,加上這二十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