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八章 甘茲郡國

能挑戰逄圖修的庶出子。由於無緣承襲王位,於是逄圖俐、逄圖攸兩人到聖都做起了南宮衛士,也就是皇帝的禁衛軍。由於逄氏家族的歷代忠貞,加上逄圖俐因出身庶出子的屈辱而激發出來的上進心,當然也是逄圖俐本人稟賦過人、天生帝王雄才,經過二十年的南宮衛士生涯,一步一步做到了衛尉卿,統領皇帝的整個禁衛軍,逄圖俐竟然逐漸成了聖都朝廷裡隱隱然的領袖人物。逄氏家族的忠貞之名深入人心,逄圖俐又極善周旋,幾位皇帝絲毫未對逄圖俐起疑心。誰知,睿宗皇帝英年早逝,幼子周端繼位,世代忠謹的逄氏家族的逄圖俐竟然果斷髮動雪夜政變,謀得皇位。逄圖俐建立大照之後,當時已承襲北陵郡王王位的逄圖修,以及逄圖俐的叔父老甘茲郡王,逄圖俐的岳丈象廷郡王常德,立即上書表示效忠大照和新君逄圖俐,大照聖朝遂大局初定。

一來由於大郜的帝氣早已衰微,諸異姓郡王早就不服大郜朝廷和周氏皇族的統轄,二來由於逄圖俐勇武異常、威望素著,諸郡王以及其他朝廷重臣對其傾心已久,因此大照立國之後,很快穩定下來。那些異姓郡王陸續表態效忠大照和逄圖俐,但逄圖俐深知異姓郡王之害,為了逄氏子孫後代的江山永固,於是下定決心變更政體,剷除異姓郡王,遂聯合逄氏各王、逄氏近親宗室、岳丈象廷郡王常德及常氏宗親,向那些異姓郡王毅然發起了削藩的攻勢,明確要求取消異姓郡王的郡王封號。其中有些弱勢郡王懼怕逄圖俐的龐大勢力,於是接受收編,主動放棄郡王的世襲封號,改稱侯,舉族遷到聖都,這些郡王雖然失去了郡國和王位,但也避免了被剿滅,只是從郡王變成了大照聖朝中央朝廷的要員,同樣能夠安享尊榮;而多數郡王卻進行了激烈的反抗。只是,這些郡王大多是世襲親貴出身,自小長於郡王府的深宮婦人之手,坐享其成、垂拱而治尚可,反抗老謀深算、身經百戰的逄圖俐卻完全不是對手,因此,逄圖俐只用了短短五年時間,就收服了所有異姓郡王,一舉清除了導致大郜聖朝政局動亂、皇權勢弱的政體痼疾。當然,這些郡王,有的是靠計謀和政治交換而收服的,有的則是透過激烈的武力剿滅的。那是血雨腥風的五年,也是英雄輩出、名臣輩出、名將輩出的五年。

在收服那些異姓郡王之後,逄圖俐又對政體進行了進一步的修改:

一是精簡王爵的封號。取消了“王”這一級的封號,王爵除了太子之外,只設“親王”“郡王”兩個爵位,其中“親王”是王爵中的最高爵位,原則上只賜封皇帝自己的最受寵或最有功績的皇子,但是實際上,逄圖俐的皇子除了嫡長子逄稼被封為太子外,其餘三個兒子都沒有獲封親王,只是稱為“皇子”。只有逄圖攸,因為是逄圖俐一母所生的親弟弟,加之又是大照聖朝開國的第一元勳親貴,因此破例封為親王,居於中央朝廷,任太尉,是爵高位重的第一尊貴宗室。

郡王則分為兩種,一種是跟隨逄圖俐打天下的大郜聖朝時期就得封的郡王,例如北陵郡王逄圖修、老甘茲郡王、老象廷郡王等人,這些人依舊賜封郡王,封國就在原地,封號也絲毫不變。另一種是其他一些立有功勳的皇室,這些皇族郡王,被賜封到那些離聖都較近的被收服的原郡國。

二是試行郡守制。逄圖俐將那些離聖都較遠的郡國改行郡守制,不再分封郡王,而是將那些在建國和收服異姓郡王中湧現出來的名臣名將派往各郡任郡守,郡守的任命權統歸皇帝,不得世襲;不僅不世襲,而且可以隨時調換。但郡守的權力卻與郡王幾乎絲毫不差。只是進貢給中央政府和皇帝的財貨、兵士等,不再稱作“朝貢”,而改稱“稅賦”。

郡國的數量少於施行郡守制的郡的數量。由此可知,逄圖俐對郡國制度的疑慮和對郡守制度的信任。

這種世襲的郡王與不世襲的郡守共存共治的嶄新政體,運轉得相當順暢。得益於這種政體的穩定和高效,大照聖朝國力日強,民力日豐。這都歸功於逄圖俐的雄才大略、堅定意志和超高智慧,因此,逄圖俐被臣民們萬分擁戴而被尊稱為“隆武大帝”,用“大帝”的名號,來區別於此前所有的皇帝。

迦南郡、琉川郡、媯水郡屬於後一種情況。

而甘茲郡國就屬於第一種情況。甘茲郡王逄世桓作為大照聖朝功勳卓著的開國郡王,尊榮無限。無論是先帝隆武大帝,還是原先的永誠親王、現在的崇景皇帝,都對他禮遇有加,各種特恩、特賜層出不窮,所得的寵信和賞賜是別的郡王所遠遠無法比擬的,但凡甘茲郡王逄世桓有所請有所求,幾乎無一例外會得到恩准。這些榮寵,就連隆武大帝的同父異母兄長、累世尊貴的北陵郡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