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靖難之役與大鬧天宮(笑)

印度卡利卡特等每一段海路的航程。累加起來,就得出總航程了。

吳承恩的結論是:鄭和下西洋的航程是十萬八千里!!!

我們用google搜尋“鄭和航海重大事件”,有文章說鄭和第一次下西洋時在印度古裡立碑。大家瞪大眼睛注意了,碑文中有一句:其國去中國十萬餘里。顯然,鄭和檢視海軍的航海日誌後,統計出第一次下西洋的單向航程為“十萬餘里”。

這十萬餘里和十萬八千里,相差不大吧!

另外,鄭和艦隊還去過沙特,分艦隊還到過東非。從中國到印度是十萬餘里,那麼從中國到沙特,到東非,航程會不會有十一萬餘里或十二萬餘里?

《西遊記》中提到,孫悟空一個筋斗是十萬八千里,從長安到西天雷音寺的距離也是十萬八千里,這就說明《西遊記》與鄭和下西洋是相關的。

由於鄭和七次下西洋的航程各不相同,十萬八千里可能是其中一次航程的數字,也可能是七次航程的平均值。不過,我買回了一張世界地圖,發現從上海到紐西蘭首都的距離是一萬公里左右,和上海-馬六甲海峽-印度的距離差不多,是不是明朝的華里和今天的華里不相等?

當然,吳承恩也可以走捷徑。他知道“十萬餘里”,但又不知道千位數是多少。或者因為梁山泊有108個好漢,或者因為鄭和的隨從有27000人,27000x4=108000,所以他將千位數定為八。

而且,27000∕2=13500(斤),剛好是孫悟空的如意金箍棒的重量。

不可思議的五零四八天

鄭和七次下西洋總的時間,唐憎取經時間

《西遊記》第九十八回,觀音菩薩向如來佛祖報告,說唐憎取經時間為五千零四十八天。從玄奘法師西天取經時期到吳承恩時期前後近900年,吳承恩怎麼會知道如此精確的時間?他是不是隨便找個資料敷衍我們呢?

用google搜尋“鄭和船隊創造航海壯舉七下西洋傳播華夏文明”、“鄭和下西洋—百度百科”這兩篇文章,看看鄭和下西洋的時間。

第一次、1405年07月到1407年10月,共27個月;

第二次、1407年10月到1409年08月,共22個月;

第三次、1409年10月到1411年07月,共21個月;

第四次、1413年11月到1415年08月,共21個月;

第五次、1417年06月到1419年08月,共26個月;

第六次、1421年03月到1422年09月,共18個月;

第七次、1431年01月到1433年07月,共30個月。

(以上資料可能需要作小小調整,但差別不大,對下文沒影響。)

27+22+21+21+26+18+30=165月

165月x365天/12月=5019天

這個數字與《西遊記》中唐憎取經時間五千零四十八天相比,誤差不大吧。我們容易推斷,吳承恩檢視海軍的航海日誌後統計出鄭和七次下西洋總的時間,就是五千零四十八天!!!

這一證據同樣證明《西遊記》與鄭和下西洋是相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