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點著急了。
一旁的金永玉,蹲了下來,裝模作樣地翻書,這本書我認識:“三……”
金永玉剛唸了一個”三”字,後面幾個字就唸不出來了。因為玉兒前段時間跟著爺爺學過《三字經》,所以”三”這個字,玉兒認識。
可是,後面還有三個字,玉兒就不認識了。
““三”什麼呀?我的寶貝侄女兒。”金菊摸了一下金永玉的頭髮。
“三……《三字經》。”金永玉壓根兒不認識後面幾個字,所以她牽強附會地說《三字經》。
其他人都被玉兒的天真可愛,逗得哈哈大笑。
“這本書……不是《三字經》呢,玉兒,這本書是——《三國演義》。”金菊笑著說道。
不論是原主,還是穿越過來的金菊,她們都對三國戲耳熟能詳。
尤其是穿越而來的金菊,她在前世21世紀的時候,對《三國演義》裡面的內容滾瓜爛熟。
畢竟《三國演義》是四大名著之一,是教育大綱要求中小學生都要閱讀的精神食糧。
《三國演義》裡面,膾炙人口的東西太多了。什麼舌戰群儒啊,三英戰呂布呀,草船借箭呀,龐統巧獻連環計啊,金菊實在是太熟悉不過了。
所以,她信手拈來的說,這本書是《三國演義》,也並不讓哥哥嫂子,孃親何氏,感到意外。
猴兒對眼前的姑娘,越來越感興趣了,按說她穿的很樸素,頭上也僅僅只用一把簪子,把頭髮挽起來,看起來就像一個農家的大姑娘。
可是舉手投足之間,腹有詩書氣自華,就是一個活脫脫的大家閨秀。
然而再一看隨行的幾個人,一個個臉上都寫滿了滄桑,彷彿記載了中華民族的苦難史,不論是眼前的老婦人,還是那個嫂子模樣的人,她們的面板都比較的乾燥,就像微微開裂的樹皮一樣,這都是生活的重擔壓得呀。
只有金菊,還有那個叫玉兒的小丫頭片子,兩個人長得比較的水靈。
猴兒心裡暗暗的想,可惜自己的少主人葉東文,已經有心上人了。要不然的話,他真想幫著少主人,撮合他們。
可是,再一看隨行的幾個人,說話辦事的方式,完全就是沒有見過世面的鄉巴佬,還有這個老太婆,有眼不識金鑲玉,拿柿餅換了一個大半新的古箏,她不僅僅得便宜不賣乖,反而覺得走了背時運。
這讓猴兒不能理解,不過他就是喜歡金菊,就是對善良的人情有獨鍾,所以才對這一行人,比較的友好。
“猴小哥兒……竟然這麼的慷慨,那麼這些書籍,我……就帶走了呀。”金菊笑著說到。
金菊輕柔的聲音帶著欣喜,讓猴兒聽了,感覺骨頭都酥軟。不過,猴兒也有自知之明。他不想癩蛤蟆想吃天鵝肉,因為天鵝不在嘴邊,想吃也吃不了。
猴兒之所以獻殷勤,也是為了弘揚樂家的名譽,說不定這一家人回去以後,就會到處宣揚樂家人的好了。
“那姑娘連箱子搬走吧,時候也不早了,別耽誤工夫了。”猴兒擦了擦額頭的汗水。
“好的。”金菊微微的點了一下頭。
這時候,原本在一旁吆喝買賣的大嫂秦氏,這時候,也從幾步遠的地方,走了過來。
帶來的東西,賣的差不多了,只有少量的八角茴香,還有一雙布鞋,沒有賣掉。
“娘,猴小哥兒挺好的,嫂子沒有賣完的八角茴香,還有這雙布鞋,乾脆都送給猴小哥兒吧。”金菊可憐楚楚的求孃親何氏。
金森夫婦,本來就是好好人,他們自然願意,況且,況且秦氏手上的那雙鞋子,原本就是金菊做的,並不是秦氏做的那兩雙,其中的任何一雙。
至於那一丁點兒八角茴香,也賣不了幾個錢,送給猴小哥兒,也沒有多大的關係。
“沒問題,反正也剩不了多少了,就送給猴小哥兒吧。”金森樂樂呵呵的說。
“這怎麼好意思啊?你們農家人大老遠的趕集,賣點兒東西,也不容易。居然送我八角茴香,與鞋子,這不合適啊。”善良的猴兒並非口是心非,他確實不願意佔別人的便宜。
“這都是我妹妹的一番好意,你就不要推辭了。”善良的秦氏笑著說。
“那怎麼好意思的?”猴小哥兒笑著說。
金菊讓猴兒攤開衣兜,金森哆哆嗦嗦的抖籃子,把裡面為數不多的八角茴香,都從籃子裡面拍了出來,一個個稜角分明的八角葷香,爭先恐後的,滾落到猴兒的衣兜裡。
“我跟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