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後和工作人員說了幾句,工作人員才放我們進去。進去後,裡面是一張大圓桌,圓桌上放著名牌,寫著每個人的名字,看到那上面沒有我們,我們只好找幾張椅子,坐到了後面。
領導們紛紛入座,一個主持人熱情地宣佈,會議正式召開。然後介紹起領導。第一位是鐵道部的李部長,第二位是公司的總經理負責人劉總,第三位是主管財務的副總,第四位是法律顧問,第五位是工程設計部總工,第六位是董工,之後還有兩位工作人員。
之後,各個參會公司代表,首位的是義大利的奧格瑞利公司,這是家老牌公司,也是生產我們這種線的鼻祖,只是後勁不足,缺少研發,止步不前,一直在吃老本。
第二位的是奧地利的聖西亞公司,這家公司其實奧格瑞利公司的分支,是原瑞利公司的合夥人離開後,自己開創的另一家公司。
第三位的是德國的古迪公司,這是家最近勢頭很勁兒的公司,公司成立短短三年,卻橫掃歐洲,現在開始進軍亞洲市場。tony,就坐在這家公司裡面。
後面我看到了我的手下敗將小蓮,坐在她身邊的是一箇中年男人,是格菱的總經理。
還有另外一家公司的兩個人,估計也是同行,但我不認識。
鐵道部的李部長首先講話,說了下這次會議的重要性,外國供應商對這次會議的重視,感謝他們遠道而來。同時希望,這次技術交流會可以從國外的同行中學習到先進的技術和嚴謹的做事態度。最後預祝這次大會圓滿成功。
之後公司總經理也講了幾乎相同的話,財務主管和法律顧問沒有講話,設計部的總工拿出了幾張列印好的清單,分發給了每一個公司,有中英文翻譯。我們只能坐在後面,傻傻地望著。總工說:“召開這次會議的主要目的是,清單上有些線徑,是目前市面上少有的產品,要求的技術引數,精度要求十分之高,所以,希望各個公司的技術人員看看能不能做出來,並投入生產,因為這個技術引數,精度標準,遠遠超過了現有標準。”
幾家公司看過引數後,紛紛表示,現階段要生產這樣的產品,需要大量的成本,在不知道有多少供貨量的前提下,根本無法投入生產。總工聽完翻譯的話,眉頭緊鎖,再次強調,這次要的線徑對公司非常重要,同時也對這個中國的鐵路起到里程碑的作用,之後,因為涉及到一些商業秘密,無法再次深入討論。
不說還說,一說出來,國外的廠商更是要求要知道他們生產的產品,要做成什麼成品,用途是什麼?
場面一度混亂了起來。
這時董工開口道:“大家靜一靜,我說兩句。”
大家靜了下來,董工清了清喉嚨說:“既然國外的廠商無法做到,那麼我們為什麼不問問國內的廠商呢?”
和小蓮一起來的男人低下了頭,低聲道:“目前,我公司還沒有這樣的裝置,並不具備這樣的條件生產。”另一家國內的公司也表示,他們還沒有這樣的技術。
幾位領導失望地望了望董工,董工卻滿不在乎地說:“我知道還有一家國內的廠家,或許可以做到。”說完,看了看桌上的人,奇怪地問:“萬眾的人呢?”
我知道是時候我出來了,我站了起來說道:“董工,我們在這兒!”
董工埋怨道:“怎麼跑到後面去了,快坐上來!”
所有人的目光都望向了我,紛紛交頭接耳起來。小蓮看到是我,驚訝地叫出聲來,忙捂住嘴和身邊的人說著什麼。
我和夏天,曾哥坐到了小蓮旁邊,我微笑著對著小蓮說:”肖小姐,能不能把清單給我看看?”小蓮先是一愣,然後拿起了清單遞給了我。
我仔細看著清單,當我看到0.08mm線徑時,心裡也沒底了。這個線徑我知道公司一直在研發,可這也是商業秘密,究竟研究出來沒,我是真不知道。
我再次站了起來說:“各位領導,我是萬眾的銷售經理,這張清單裡,除了一種線徑,我要回公司確認下,其他的我公司都可以生產,並絕對可以達到上面的引數標準。”
幾位領導開始議論起來,國外的廠家經過翻譯後,也發出了驚歎地聲音。
董工問道:“你確定你們公司可以做到,清單上的標準?”
義大利瑞利的一名人員說道:“不可能,他們公司的裝置,都是我們提供的,我們知道就裝置而言,至少有三種線徑他們是無法實現的!”
夏天翻譯給我聽,我從容地答道:“您可能還停留在十年前,對我們公司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