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的時候,我和張美髮吵的很兇,整棟樓都聽得到,張美髮罵的很難聽,大概意思就是我害了,收購了耀陽集團,現在還想從他手上低價收購,說我落井下石,欺騙了他,還來看他的熱鬧!
我什麼都沒說,因為我說了,董總才不會信,她太瞭解我了,如果我有理,天皇老子我都不會給她面子,如果我沒理,自然就不會爭辯,還會想辦法補救!
後續的事,就得靠張美髮他自己了,他要真是個笨蛋,那誰也幫不了他,他要是聰明人,我這一筆足夠他發揮的了,剩下的就看他自己了!
第二波終於來了,綠水園被查,百盛投資公司內部兩家公司,一家整頓,一家新產品失敗,都不用大盤跌,自己都跌到直接要停牌了;另外幾家國投年底馬上就要申報業績了,各個也是岌岌可危!
沒想到的是,國家第二波的關於建築行業實施規範及準則,比以前跟家的嚴格了,同時對於施工資質也比以往更加的嚴格很多!
這就會導致了很多中小型企業直接關門,整個建築行業都開始震動起來了。
當然不止是建築行業出臺了新的標準和規範,其他的行業也開始相續出臺了新的規劃和行業標準,但相對於建築行業來講,相對的沒那麼嚴格!由此不難看出,國家對於任何行業的產品質量都越來越嚴格了,靠弄虛作假獲得暴力的機會,幾乎是微乎甚微了,而且將嚴厲打擊。
我和耀陽幾個人坐在辦公室討論的時候,耀陽說出了自己的看法:“你說這不是要打擊行業壟斷嗎?怎麼又要扼殺這些中小型企業呢?這麼一搞啊,誰還敢去做實業啊?企業不都是由小做到大的嗎?哪個企業能夠一步登天啊?不是說好,扶持中小型企業嗎?這樣一刀切,他們怎麼存活啊?要資金沒資金,要政策沒政策,辛辛苦苦攢了幾百個,投進去,一下子來個政策一刀切,你說整改吧?沒錢了!
銀行肯定不肯貸款了,不整吧?幾百個沒了,還不如把錢都投到金融市場裡面去呢?還能堵一把!”
陸萍搖頭道;“你也不能這麼說,不這樣做,行業連個標準都沒有,想怎麼幹就怎麼幹,怎麼賺錢怎麼來?連個管的人都沒有,這能行嗎?產品質量越做越差,錢卻越賺越多,行業都讓這些企業給搞垮了!
你就說,咱們之前做地產的時候,明明看上了一塊地,成本都擺在那兒的,硬是多出咱們10%投地下來,我就想知道,他們怎麼賺錢呢?可人家回手就把地給賣了,根本就不自己開發!
那些小型開發商更加可恨,本來拿地的成本就高,賣的比咱們還便宜,你說這奇怪不奇怪?仔細一研究,才知道,一級壓一級,全部的錢都用來拿地,之後就一分錢不出,全壓給了承建商,承建商要賺錢,就得節約成本,繼續往下壓,施工單位,材料供應商,他們不但得墊款,還不能要高價,你不做,有的是人做,沒有最低,只有更低,那你說他們的利潤哪裡來啊?還不是羊毛出在羊身上,消費者買單!
買回來的房子那麼便宜,成本都擺在那兒了,開發商又不可能虧本賺吆喝,爛尾,危樓,都是來了!
所以,我說啊,就該有個行業標準,你不是想拿地嗎?可以!
你公司規模行不行?資金夠不夠?你就有買塊地的資金,就想做房地產,沒門!
同理啊,承建商以前拿個建築資質,給錢就行了!
現在可不行了,資金,業績等等,缺一不可,你得有這個實力才讓你建樓!
這樣,節節把關,步步緊跟,就不怕消費者受害了!”
耀陽反駁道:“標準上來了,質量上來了,可成本也上來了,普通老百姓誰買得起啊現在買個房子都不是一輩子的事,得幾家人還一輩子的債!
你別想著人人都跟你一樣,買個房子跟買顆白菜似的!
成本的提高,可能就會導致市場能力的不足!”
子君嗯了一聲道:“我同意耀陽的說法,這樣下去會加大貧富差距!
有錢的人,就希望自己多花點錢也不要緊,最主要的是可以物有所值!
對他們來講,當然是好事!
對於窮人呢,他們也無所謂,不管是你成本提高不提高,反正我是賣不起!
最痛苦的是,那些中層階級,一個月1萬塊錢不到,養活一家人,買了房子就得過勒緊褲腰帶的日子,不買房,一輩子就像沒個根似的!
成本一提高,本來還想看到希望的他們,這回就徹底絕望了,怎麼辦?要不就直接躺平了,努力也沒用,不如現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