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0章 家鄉的變化

過去的一年當中,當地百姓的生活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分產到戶之後,家家戶戶的糧食產量有了大幅度的升高。

當地的農民不僅解決了溫飽問題,飯桌上的菜餚也一天天地豐富起來。

空餘的時間,勤勞的人們也在積極開展新的創收點。

養雞養鴨,種瓜種菜。豐富自家菜籃子的同時,也為家庭帶來了新的收入源泉。

城鎮職工的收入也有了明顯增加,春根原來建築隊裡的那些師傅們的月工資都已經超過了100元。

但是最幸福的一批人,那還是春根廠裡的這100多員工。

在享受每個月平均100元的工資基礎上,剛剛開年又收到了這麼大一份禮物。

一時之間,“東來製衣廠”裡的員工,成為了當地很多農村家庭婦女最羨慕的職業,想要進入工廠工作的人越來越多。

春根接手了這幾間屋子之後,不僅對原來的房屋從新進行了規劃,也在合理的範圍內進行了擴建,多蓋了一間房用來辦公。

廠裡已經裝了電話,現在對外聯絡比原來方便了很多,可以隨時和廣州的光仔取得聯絡。

小鎮上最大的變化就是通了公路,原來只有一條石子路通往城裡。而且是沿著河道彎彎曲曲地修建的,加上陸運交通工具稀少,利用率不是很高。

去年,市裡新修了一條馬路正好路過小鎮,雖然不是特別寬闊,但卻是實打實的板油路。而且大大縮短了小鎮到城裡的距離。

可惜,大部分的老百姓家裡的主要交通工具還主要是依靠腳踏車,暫時還享受不到這條新馬路帶來的福利。

繼春根他們的工廠之後,小鎮上又陸續開業了幾家私營企業。都是生產輕工製品的小作坊式企業。

雖然規模不是很大,可是產出都還不錯。因為有了這幾家小工廠的支撐,小鎮上也開起了幾家飯館。燒的都是本鄉本土的農家菜,經濟實惠。

春根也經常在這些飯館裡招待城裡來的客戶,有的時候也安排老郭等建築隊裡的老師傅們一起聚聚。

整個小鎮,比前幾年熱鬧了很多,特別是每天中午和晚上的飯口,幾家小飯館都是座無虛席。大家呼朋喚友,一起喝酒聊天,一派欣欣向榮。

“月兒彎彎照九州,幾家歡樂幾家愁。”和春根他們這幾家私營企業相比,幾家原有的國營企業相對就要蕭條了很多。

受影響最大的是原來的供銷社,雖然那裡仍然是小鎮上最大和貨品最全的“購物中心”,但是前去購買商品的人越來越少。

現在很多村裡都開起了雜貨店,這些店裡的商品基本上就能夠保障農民的基本生活需要。

需要購買大件商品的時候,老百姓更多的是前往城裡的百貨商店。

供銷社的地位越來越尷尬,加上裡面的工作人員年齡普遍偏大,也指望不上這些人搞什麼大的革新。

另外一個就是美娟她們的工廠,經營狀況也是一天不如一天。

國家攤派下來的工作越來越少,跟本滿足不了一個將近300人工廠的生產需要。

以前廠裡的職工工資不比春根他們建築隊少多少,可到了今年這二者之間的差距越來越大。

過完年之後,這家工廠的情況越來越不樂觀,休息日開始越來越多,經常出現停工待料的現象。

在小梅家裡幹活的人也一直在增加,現在已經超過了30人。這些人每天下班以及放假的時候,都會聚集在小梅和美娟孃家,利用業餘時間幫春根家制作牛仔褲。

雖然對於那家國營工廠的收入都不滿意,可那個時候沒有任何人會放棄國營廠職工的身份。

其實她們廠裡每次開會的時候,都會有人提出和春根廠裡合作的建議。

這些人都提議在國家訂單劃撥來不及的情況下,是不是考慮幫春根做點牛仔褲,至少能保證大家每天都能有活可幹。

其實那個時候已經有一些國營單位開始和私營企業開展起合作。

奈何當時的廠長放不下自身的身段,他認為給私企幫忙是一件很沒有面子的事情。

因為這位廠長的固執,美娟她們工廠失去了一次很好的轉型機會。後期即使更換了主要領導,可一切都太遲了。

春根以前的隊長現在也成了小鎮上主管工業的副鎮長,繞了一個大圈之後,他再一次成為了春根的主管領導。

城市裡面的汽車和摩托車開始變得多了起來,也開始出現了小轎車,市裡的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