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朝會,劉鋒下令,命宇文愷著手在薊縣郊外建造忠義堂、英魂陵和凌煙閣三座建築。
忠義堂為祠堂,記憶體香火牌匾,紀念逝世的有功之臣;
英魂陵為戰死將士之陵墓,供養為國為民戰死的將士之英魂;
凌煙閣為紀念閣,只有立下重大功勞之人方可列入,列入後立雕塑、畫像,列傳記,流芳百世。
英魂陵好理解,凡是劉鋒麾下計程車兵,死後皆可留名於英魂閣;
忠義堂和凌煙閣看著相似,但二者有很大的區別。
列入忠義堂的,多是戰死的將領,或是和城池共存亡的文臣。
但不是說這些人死了就可以列入凌煙閣,想進入凌煙閣,需要立下重大的功勞。
而且凌煙閣並不是只供奉死人,立下重大戰功的活人同樣可以列入。
劉鋒的命令一下,頓時殿內的群臣都是雙目放光,這三座祠堂真是建的太好了!
人活一世,不為名不為利的人很少,**只是極少數的一小撮人,多數人,都無法免俗。
這個時代的人可能不為利,但他們一定不會不求名。
這時候的人對名聲看的很重要,就像鳥兒愛惜自己的羽毛一樣。
如果能夠進入凌煙閣,雕像列傳,流芳百世,不會有人不願意。
從這一刻起,群臣們都把列入凌煙閣當作了畢生的奮鬥目標,為此努力拼搏,多立戰功,爭取能夠早日列入凌煙閣。
而劉鋒麾下計程車兵們得知劉鋒修建忠義堂的訊息,也都是滿心感動。
戰死計程車兵就算是屍骨無存,劉鋒也會將他們的名字刻在忠義堂的石碑之上。
這樣家人也好有個地方祭拜,死後不能落葉歸根,這本就不合清理。
若是連名字也沒有一個,家人連祭拜的地方都沒有,這樣他們便成了孤魂野鬼,無處安葬!
但忠義堂的建立卻改變了這點,因此士兵們在戰鬥中更是不畏死,一個個悍若猛虎!
反正死後能夠落葉歸根,父母和妻兒也會有優厚的待遇,父母優先就醫,兒女優先上學,全家老小都由專款撫養,保證能安穩的度過餘生。
有這等優厚的條件,他們又怎麼會怕死?
接著,劉鋒命李善長為錦衣衛趕製專門的服裝和武器,那便是飛魚服和繡春刀。
最後,劉鋒為幽州軍士兵定下了軍歌,歌名為。
散會後,劉鋒帶著文武大臣們來到了軍營當中。
身著黑色王服的劉鋒站在高臺之上,臺下計程車兵用著熱烈的目光回應著他們的王。
劉鋒氣沉丹田,帶著一絲沙啞的聲音開口唱道:
狼煙起,江山北望。
龍旗卷,馬長嘶,劍氣如霜。
心似黃河水茫茫,
二十年縱橫間,誰能相抗。
恨欲狂,長刀所向,
多少手足忠魂埋骨他鄉。
何惜百死報家國,
忍嘆惜,更無語,血淚滿眶。
馬蹄南去人北望,
人北望草青黃,塵飛揚。
我願守土復開疆,
堂堂大漢要讓四方,來賀!
劉鋒一曲終了,軍營中陷入了狂熱。
這首的旋律雖然他們從沒聽過,但是簡單易懂的歌詞深深的震撼了他們。
劉鋒唱完了一遍,又帶著戰士們重新唱了一遍。
頓時,整個軍營中都縈繞著洪亮的歌聲……
接著來的一段時間裡,劉鋒也沒什麼事情,除了處理公務陪伴妻兒和徒弟,其餘的時間,劉鋒大多都花費在甘梅、糜貞兩位女子身上。
來自現代的劉鋒秉承著先得心後得人的原則,樂此不疲的和甘梅二人玩樂,玩的是異常歡樂!
周瑜已經十六歲了,古人十六歲便可以算的上是成年了。
劉鋒便讓他跟在兵部尚書王猛的身邊,一邊學習一邊幫著王猛處理公務。
值得一提的是,周瑜可是越長越精神了,連劉鋒看了也是感覺有些自愧不如。
周瑜身材修長,面若冠玉,舉手投足間都帶著一股讓人賞心悅目的韻味。
而且經過這麼多年的晨練和習武,周瑜的身材也是同樣的好,和以往文縐縐的周公瑾全然不同。
司馬懿最近正跟著賈詡學習,知識學了多少劉鋒不太清楚。
但是賈詡的惜字如金和嘴角的招牌式壞笑可是讓司馬懿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