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墨家人包括其他幾家拖出來,可以分化儒家的力量。
諸子百家的人自己就分成好幾派,可以天天打嘴仗。
而不是像現在,因為統治者不允許,沒有聲音發出,倒顯得儒家一家獨大。
彷彿全天下不喜法家的人都成了儒生。
以往炎犀的話嬴政愛聽,但提到墨家,嬴政連連搖頭:“大秦橫掃六國,唯墨家寧死不降。
況其所持義理與秦不合,萬無可用之處。”
“陛下,諸子百家皆為器,器無好壞,唯看何人操縱。如何使用當為陛下所掌。”
無論是儒墨道,還是法兵名,都有可取之處。
諸子百家共同構成了春秋戰國時期輝煌燦爛的文化。
墨家專攻器械,名家研究邏輯,二者和數術家都是先秦諸子百家中專門研究自然科學的學派。
只是由於統治者的恐懼,在後世逐漸凋零。
嬴政自然也不喜歡這些搞科學的,但現在形勢不一樣了。
統治者害怕科學,因為科學可以認識世界,解釋客觀存在。
本質上和封建統治背道而馳。
但嬴政現在修仙了啊,雖然進度緩慢,但生命已然進入下一個層次。
本來就是胸襟寬廣又自信的帝王,現在掌握了常人不能掌握的力量,想利用好不同的思想也不是難事。
炎犀給嬴政提供了一個方案。
利用這次儒門的事件,打擊儒家的實力,將其他幾家找出來。
讓各家相互牽制。
秦朝早期其實也實行過這樣的政策,當時還招了幾個墨家和其他家的人入朝辦事。
但是很快嬴政發現除了儒家可以為統治提供幫助,其他幾家他掌握不了。
既不出成果,還要天天聽反戰言論,頭疼。
眾所周知,當國內矛盾激烈的時候,必須引入對外矛盾。
戰爭就是最好的方式。
把整個國家拉到戰車上,全國上下都為戰爭服務是非常常見的方針策略。
這也是統治者能想出的最好的辦法。
但這樣的政策一旦停止,或者戰爭一旦失敗,那對國家的打擊是致命的。
嬴政一直髮動對外戰爭,不計代價要拿下百越也是這個原因。
他必須用一場又一場勝利來顯示帝國的實力,來拖住這架戰爭機器,讓國家不至於立時四分五裂。
如果有足夠的時間,幾十年、一代、兩代人之後,六國完全融合於秦,才有機會著手解決國內矛盾。
可惜出了意外。
重立百家,這事嬴政做不了,但炎犀可以。
至於嬴政擔心的思想統一的問題,其實不算問題。
後世的百姓,思想何止百家,重點在於政府的調控。
“陛下,墨家、名家、數術家長於奇技淫巧,可設一官衙安置,令其專攻一項。”
“這與秦初無異啊。”
名家和數術家好說,墨家那張嘴,嘖嘖。
“陛下,臣有人選。”炎犀報了幾個名字,均為詔事和大匠。
詔事是秦朝的工官職務,掌管鑄造兵器的職責。
任職於主管兵器生產的機構工室。
大匠主管磚瓦之事。
“西垂,此一干人等均非墨家出身啊。”嬴政有些莫名其妙。
炎犀被這份耿直逗笑了:“陛下,您說他們是,他們便是。”
是不是正宗傳人有什麼關係,炎犀要的是技術人才。
打出墨家弟子大量在朝任職的訊息,如今訊息不通,墨家人哪裡知道真的假的。
就算墨家不認,也沒什麼關係。
出來吵一架嘛,吵著吵著不就是了。
墨家人若在意,自然會來咸陽看看,來了炎犀便能把人留下。
沒有哪個對科學感興趣的人能抵禦住先進技術的誘惑。
不在意也沒關係,炎犀自己就能培養個墨家出來。
墨家當年也是大家,總會有人慕名來投。
時間久了,自然能與儒家分庭抗禮。
就算是掌握墨家核心技術的鉅子,難道手裡的技術還能超越炎犀?
他們想明白了願意安心工作,朝廷歡迎。
想不明白要宣揚對立思想,趕走便是了。
嬴政這才明白,炎犀這是要偷樑換柱,藉著墨家的名頭吸引更多的力量對抗儒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