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一零七章 終於還是贏了

這種速度跑300米,他會慢下來的。”利迪爾心中暗道。

透過這種快速的衝刺,陳強迅速的縮小了和利迪爾之間的差距,當進入到彎道的時候,他們基本上又處於同一起跑線。

當然,由於彎道起跑並不是在同一條水平線上,除非是差距實在是太大了,否則在進入到最後100米的直道之前,用肉眼是很難判斷出出誰領先誰落後。

再次進入到彎道,陳強的速度又慢了下來。他要開始蓄力和調整,為最後一百米的衝刺做準備。

利迪爾也也留意到陳強放慢了速度。

“是剛才衝的太猛,現在沒有體力了麼?不可能吧,陳強的體能狀況應該不會和麼的差吧!”利迪爾心中暗道。

利迪爾現在完全搞不懂陳強的跑法。事實上陳強這種蓄力、衝刺、再蓄力、再衝刺的跑法並不難理解,但是在這個時代,400米的體能分配技術還處於原始階段,所以利迪爾才無法理解陳強的這種跑法。

在三十年代,400米短跑的技術還是落後太多了,與後世的差距也太大了。

百米短跑專案,1930年的世界紀錄是10秒3,2000年的世界紀錄是9秒79,差距大概是0.5秒。按照這個資料計算的話,400米的差距應該是2秒。

但實際上,400米專案,1930年的世界紀錄47秒6,2000年的世界紀錄43秒18,相差了4.4秒。

這差距的背後就是技術上的差距。

體能分配作為400米的核心技術,後世有很多的教練和運動員會去專門研究,每一次的奧運會決賽,都會有很多專業人士來專門的分析決賽八位選手所採用的跑法,甚至有很多博士或者碩士的畢業論文,便會以此為選題。

而在三十年代,運動員本來就不是賺錢的職業,很多人都是兼職當運動員。400米本來就不如百米短跑那麼熱門,又哪裡會有人專門去研究400米的技術。

……

言歸正傳,賽道上的選手跑到了250米的距離。

利迪爾也開始慢了下來,勻速跑雖然會比較的節省體力,但是利迪爾卻是以一個比較快的速度進行的勻速跑,所以在250米的位置,他的體能終於支撐不下去了。

400米短跑是一項無氧佔大比例,有氧佔小比例的混氧型的短跑專案。所謂的無氧運動,指的就是起跑後到200米、以及最後100米衝刺的階段,而有氧運動,主要是在200米到300米之間。

正常人的話,無氧運動也就是能持續100多米,這還是那種經常鍛鍊身體素質比較的好人,若是不經常鍛鍊的宅男宅女,或許連100米的無氧運動都支撐不了。

運動員的情況還好一些,無氧運動能持續到200米。200米過後,運動員會因為氧氣攝入量非常低,導致體內的糖分來不及經過氧氣分解,便會出現乳酸堆積的情況,肌肉會疲勞、痠痛,這個時候生理上急需吸入氧氣,並且需要透過呼吸排出代謝產物。

所以在200米到300米的階段,會是一個由無氧運動轉為有氧運動的過程。

利迪爾之前那種高速勻速跑,是屬於無氧運動的,而跑到250米後,他開始轉入到有氧運動中,速度自然會變慢許多。

相反的是,此時的陳強開始逐漸的提升起自己的節奏。他也不敢去太迅猛的提速,以免身體無法承擔。這種有節奏感的提速會更加的節約體力。

距離最後的直道越來越近,陳強的速度也越來越快,憑肉眼就可以感覺到,陳強的步頻是逐漸提升的。

終於,有運動員衝入到了直道。

那是利迪爾,他一馬當先衝出彎道,然後開始了最後的百米衝刺。

陳強緊隨其後,也進入了直道當中,他雖然要比利迪爾慢一些,但是卻要比另外兩位參賽選手更快。

進入到最後的直線跑道之後,選手之間的前後順序瞬間一目瞭然。

利迪爾處於領先的位置,這激發了主看臺上英國觀眾的情緒,而且最終的直線跑道正好在主看臺之下,此時主看臺上的英國觀眾紛紛站起身來,向著他們的英雄揮手、吶喊!一時之間,英國人的歡呼聲甚至超越了遍佈全場的中國觀眾。

發覺陳強落後了,很多中國的觀眾,也的確是止住了聲音,他們的眼神中透著一股失望的色彩,更多的則是不甘與期待。

賽道上,陳強也有些不適應這種情況。自從他來到這個時代,成為了運動員後,這還是他第一次落後於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