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5章 大舅兄和棉花

李恪看到大舅哥是驚呆的,看到大舅哥一家子……

楊虞對李恪拱拱手道:“妹夫,我來投奔你了。”

李恪嘆了一聲,看看楊虞這寥寥幾個人,有點無語地道:“大舅兄,你就這麼點人?”

楊虞一攤手很是無奈道:“抱歉,大舅兄連爹孃都沒勸動。”

很顯然,岳父岳母都不看好李恪。

李恪點點頭瞭然,不過,對於楊虞的投奔,李恪還是很歡迎的。楊虞的才幹不算很高,但是吧,但做點兒有關內政的規劃還是合格的。至於楊虞會不會背叛自己,李恪表示,當在吳王這裡嚐到了甜頭後,楊虞要是背叛就是腦子抽了。

楊虞也很快接受自己成為了李恪的幕僚,然後,楊虞就看到了一堆讓他心驚肉跳的東西。

大唐現在兵制是府兵制,對應的賦稅制度是租庸調製度。

李恪掌管的這八州可不一樣,李恪管的這八州,表面是和朝廷一致的租庸調,但實際上是另一回事!

簡單來說就是,李恪掌管的州縣是有兩套戶籍田冊,一套租庸調糊弄長安,另一套才是李恪管的八州真正實行的。

首先,李恪管的八州的田地也不禁止自由買賣,但是,你能買地的前提是,你出的錢能比李恪出的價格高。到現在為止,八州土地的有六成在吳王府名下。

擁有如此龐大的田地,李恪卻不是採用佃戶制度,而是屯營法。簡單來說就是,僱人種田,李恪的僱人種田還和外面的長短工不一樣。那就是,李恪給僱工發農具發種子甚至連房子老婆都發。

當然,進入屯營的代價就是,你終身不能出屯營。而且,屯營也有軍事化訓練。

在楊虞看來,李恪的這種屯營,是將邊軍的屯墾那一套給搬過來再改良了一下就推行了下去。屯營的主要改良就是,一是教化,屯營的教書先生是免費教書的;第二就是賦稅,入了屯營,你所承擔的賦稅就由屯營承擔,你不用自己去繳納了;三是醫療保障,沒錯,在屯營生病了,看病的費用也是屯營出的。

楊虞看了屯營感覺很不可思議,但看了屯營的支出和收入的賬冊後,楊虞是麻爪的。

屯營裡的人,許多的出身都是流民、逃民和奴隸,李恪的終身不能出屯營只是他們的身契不能出屯營,其餘的並不限制。而且,屯營裡雖然種田出產的糧食不歸自己,但屯營每月發的錢糧不僅能讓自己吃飽,還能積攢出一筆小錢。更重要的是,屯營的獎勵制度,做得越多越好,獎勵也就越好。

楊虞看著賬冊,八州屯營上面擁有的人丁勉強相當河北兩個州的人口。可是出產的糧食絹布摺合一下,卻能抵得上河北六個上州的賦稅收入。要知道,李恪掌管的八州,除了杭州勉強算上州外,其餘七州到現在都是下州。

李恪對此也是聳肩攤手,這個時候的百姓是真的淳樸,你對他們好一點,他們是真的掏心掏肺對你。李恪弄來占城稻,能被人尊為吳王稻,在齊州修點水利,被齊州百姓唸到了現在。而在這八州的屯營,讓百姓們只管一心做工,其餘都不用操心,八州百姓那種田打漁那是真的都下死氣力。

李恪府裡幾個管農業的幕僚,一到了收穫時節最頭疼的就是稱重。因為那些屯營為了爭奪第一,連錙銖的重量都極為計較。畢竟,李恪對第一名的獎勵太豐厚了。得第一的屯營,人人獎絹一匹,錢三貫。要知道,不是屯營的杭州百姓,每月的收入能到八百錢就不錯了。

不要以為杭州百姓八百錢收入很低,在李恪沒來的時候,杭州百姓每月能掙到三百錢,就很不錯了。李恪估計,等將華亭縣港口徹底搞好,杭州百姓月入破千的問題就不大了。

楊虞用了五天的時間才將李恪給他的賬冊看完。

李恪給楊虞的賬冊是楊虞能看懂的,楊虞看不懂的,更為精確的用阿拉伯數字記載的賬冊,李恪沒給。要是將那些賬冊拿出來,楊虞還能不能保持平靜李恪可不敢擔保。

沒錯,李恪給楊虞看的賬冊,確實不太精準,對比那些精準的賬冊,上面的數字就是低了大概三成而已。

那麼,李世民南巡時有沒有找李恪要賬冊看呢?

本來李世民是有這打算的,但聽到近三百萬兩銀子後,就丟到九霄雲外去了。

李恪也不含糊,考察了下這位大舅哥的才幹後,發現是類似管家的才幹。簡單來說,和蕭何差不多,但對比蕭何就差遠了。不過,管管目前的吳王府還是沒問題的,起碼可以讓李恪在臺灣搞發展時,不用擔心這邊的八州出什麼么蛾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