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家有些不明所以。
不知陶謙為何先諷刺孔融,又突然感謝孔融令他“恍然大悟”,還要趕緊把孔融的使者喊進來。
但管家內心清楚。
別人都說陶謙老了,唯有他知道,陶謙雖老,但依舊是那個為了利益,能夠不擇一切手段之人!
面對滿寵的時候,陶謙展露出的低姿態,十之八九都是裝出來的。
到底要不要和曹操結為軍事同盟,不重要。
重要的是,表面關係必須維持。
很快,管家把孔融的使者帶了進來。
此人身長八尺有餘,背後揹著雙戟,眉宇間的神色顯得無比穩重。
陶謙也是識貨之人,一眼便看出這使者不凡。
“壯士,你是孔北海麾下之人?”
這使者不卑不亢道:
“啟稟陶刺史,在下太史慈,乃是青州東萊人士。”
“孔北海對在下的母親有恩,在下為了報恩,特地為孔北海前來送信。”
說罷,太史慈從兜裡取出一份帶著皺褶的信紙。
在月光的映照下,陶謙仔細打量太史慈。
只見太史慈身上穿的鎧甲,早已被血跡染成紅色。
但看太史慈的動作,卻並不遲鈍,顯然未曾受到重傷。
足以看出,這些血跡大多都是來自敵人!
想想也是,太史慈要先闖入臨淄,找孔融取到信件。
拿完之後,又要再殺出城外。
這一來一回,遭遇的戰鬥堪稱不計其數。
太史慈能活下來,本就是一場奇蹟!
但陶謙也是久經沙場之人,奇蹟,終究是有能力的人才配享有。
若不是太史慈武藝高強,恐怕早已死了八百回都不止!
孔融的求援信,根本沒啥好看的。
大致意思就是:
陶刺史,求你趕快帶兵救我!我還不想死!
說真的,孔融好歹也是北海相,被管亥殘部打成這樣,也是真的菜的摳腳。
但有句話說得好。
不看僧面也要看佛面。
自從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後,儒家在漢朝已是一家獨大。
儒家創始人孔子,也成了眾多學子口中的“孔聖人”。
作為孔子第二十世孫,孔融在文壇的地位無疑是超然的。
若是孔融沒有派人前來求援,死了也就死了,無所謂。
但他既然已經派了使者,無論是陶謙還是公孫瓚,都得象徵性的派點士兵去救他。
孔融也正是算準了這一點,一開始才只找公孫瓚要援軍而不找陶謙。
但他沒想到,公孫瓚正忙著去收拾劉虞,沒啥功夫搭理他,只派了劉備率領三千人馬前往北海救援。
被困在北海主城臨淄的孔融,得知公孫瓚只派了三千人前來的訊息,氣的跳腳大罵。
這之後,才有了派太史慈去彭城找陶謙請求援軍的事兒。
事情經過,和陶謙的猜想基本一致。
思來想去,陶謙對太史慈說道:
“壯士遠道而來甚是辛苦,還請先下去歇息一番。”
“救援北海之事,老夫允了。”
“但具體出兵多少,還得和麾下文武商議一番。”
太史慈點了點頭,向陶謙道謝後,跟隨陶謙的管家離去。
陶謙能當場答應救援孔融,已是十分不易。
至於具體出兵多少,太史慈左右不了陶謙,這隻能看陶謙自個兒的意思。
待管家安排太史慈睡下後,陶謙對管家吩咐道:
“去把曹豹給老夫找來。”
“老夫有個重要任務要交給他。”
管家領令而去。
不一會兒,頭綁的跟個木乃伊似的曹豹,從外面大步走了進來。
“阿豹,快坐下。”
“這是老夫特地為你準備的杜康,看看是否合口。”
陶謙給曹豹親自倒了杯酒。
曹豹面露感激,將其一飲而盡。
雖然曹豹對陶謙近期表露出的軟弱行為,感到無比不滿。
但這並不意味著,曹豹對陶謙不忠心。
說到底,曹豹和丹陽系,才是陶謙真正的心腹。
沒了陶謙,丹陽系的日子將會過得十分慘淡。
反觀陳珪和糜竺這種徐州士人,即便換個徐州刺史,人家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