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種,傳言皆因一人在此悟道,觀覽天上人間。
傳言那人於此地,見過人間聖人,和聖人講過幾分道理,最後聖人也是大步而去。與道教道祖,談過天機重重,道祖乘興而來,興盡而返。也和佛門佛陀,看盡這世間疾苦,在地府走盡奈何忘川,也走過寸寸黃泉路,對於那三千座大陰山,和九千座小陰山也是步步攀登,步步下階。據說,走完之後,這不知幾千萬裡的地府,兩人皆是搖頭不語,相互對視一眼,就沒有了過多的言語。世人皆知佛陀曾入地府,與一人踏遍地府寸寸河山,卻不知道為何?結果如何?據地府傳言,連那九天之上的仙人,也曾屈尊出天門,而入地府,與之問了幾斤幾兩的道理,和學問,最後憤憤然而去。
,!
可是就這麼一處陰間之地,也是因為一些不知明的緣由,成了一處荒無人煙之地。只是,與之前的想比而言,只是山下多了一座墳冢,山下多了一位守墓人。
扶風山自那人離開之後,便不再有往昔的景象。這裡的山河變色,不再是郁郁青青一般,而是草木枯黃,一副破敗之景。連昔日流水潺潺,而今也是如死水一般。不再是人間仙境,世外桃源,而今徹徹底底如行就將暮的老人,等死之狀。
昔日的求道之地,那條寬寬闊闊的六百里求道之路,早已是荒草叢生,荊棘密佈,亂石堆切。往日眾生前來膜拜之狀,經年不在。
連往昔聖人所建的傳道授業的學宮,和後世弟子為其所建的文廟也早已是殘破不堪,聖人之像也是缺一少二。道祖悟道之地,也是有著被刀砍斧剁之跡,似乎在此有著一場驚天之戰一般。就連那佛陀講經傳道之地,也成了慘淡之地。佛陀所用過的梵鍾也是墜落於地,鏽跡斑斑。
連那處仙人臺,曾經被眾生踏破門檻,現而今終年無鬼問津了。
據地府陰平記事錄記載,這一切都始於萬年之前的一場變動,但是具體是為何產生的·劫數,如今早已過了萬年,傳聞也早已是眾口難調了,眾說紛紜。
現而今,在地府流傳著幾種主流說法。一是,扶風山主人與人間道祖、佛陀、和儒家聖人,察覺到什麼事情,決定共謀一件大事,然後紛紛離去。
在這其中,又流傳這幾種說法,有傳聞說,在幾位經天緯地之人決定離去前夕,有大能之人前來,以一己之力前來阻止這幾位的做法,據說先是與眾人論道,各執一詞,最終無法勸服,只好以力壓力,據說那一次整個地府混亂不堪,連天上仙人都齊至陰間地府,依然無法改變那場劫數。據傳聞,萬年之前的那場大戰之後,只見了佛陀的坐化金身,其他人的,扶風山那位和道祖,以及儒家聖人皆都消失不見。
據說,他們三人打破桎梏,去了另一番天地,但是此類種種皆是道聽途說,謠傳而已,必經難以取信。
也有傳聞說,在萬年之前,這幾位便飛昇他處,不在輪迴之中。
二是,這幾位經天緯地之人,早早就察覺出了這天地之間的異樣,又不忍地府鬼魅受天劫如此,便在萬年之前就聯手與天上人相抗。
可終究,力有盡時,就算是至高至聖之人,最後還是落了一個身死道消的下場。
當然,這些都是萬年之前的事情,所知道內情的人、神、鬼,早已是寥寥。所以,這些傳聞、據說,也都是不可不信,但是決不可全信。
就算是地府志,和地府陰平記事錄,還是其他什麼,都是官修正事不可信,民間野史不敢信。所以,由此種種這萬年之前的事情,最終還是不知其緣由為何?
地府不同於人間,更不是天上仙境。這裡的一些東西,與他處有著不同尋常。關於扶風山,在萬年之前,也是有著人間四季之景。可是,自萬年前那場大戰之後,這裡雖然殘破不堪,也唯獨少了一場大雪。
據說,這位扶風山主人,有一位相識的女子相約要一起去看一場人間大雪,但最終還是沒有完成約定,成為終生憾事。所以在隕落之際,便說了:“下次來時,記得提醒我,這人間已經多年未曾回去,人間大雪與你一起,去浮玉山看雪,與求如水旁,泛舟畫扇。可好?”
自此之後,這荒蕪千里的扶風山,有著草長鶯飛,烈日炎炎,和秋風落葉,唯獨少了冬日大雪。
別院之內。
當佝僂老者聽到扶風大雪之後,便是心神盪漾。萬年未曾下過雪的扶風山,這一日竟然下雪了,不可為不是一件大事,更何況是在一些地府老人心中,更是讓人不能釋懷。
佝僂老者深深的看著眼前身穿黑色衣袍之人,雖然兩人見面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