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氏製藥有限公司會議室。
這是一棟簡陋的廠房,簡陋而不簡單。
廠房是從高新區管委會租來的,房屋結構並不合理,但在吳佩蘭的操持下,引進了最先進的製藥裝置,以及最嚴格的管理方法。
整個工作區和生產區乾淨整潔,井然有序。
拳頭產品“宗一貼”的已經生產了一個月,庫房裡積壓的產品產值高達2000萬,倉庫容量接近飽和,怎樣去庫存,成了這次營銷會議的主題。
具體負責銷售工作的宗軼率先發言,一開口,就大倒苦水。
陸豐也坐在臺下默默聽著,眉頭漸漸地擰了起來。
宗軼列舉了影響銷售的三大原因,具體情況如下:
第一是沒資質,“宗三貼”透過的是國藥準字號批文,而“宗一貼”最終拿下的是械字號批文,以前可以拿到的健字號批文,現在已經取消了,械字號是什麼意思,那就是醫療器械,和紗布、棉籤是一個概念。
第二是沒渠道,所有知名的連鎖藥房都和周氏集團簽訂了戰略排它協議,堅決不准許銷售宗氏製藥的產品,即使是免費寄售,這些藥房都不同意,給廣告費也不行。
第三是沒宣傳,“宗三貼”的廣告鋪天蓋地,產銷兩旺。“宗一貼”就像是“宗三貼”的碰瓷產品,無論你怎樣向消費者解釋誰才是“正宗宗家”,也沒用,沒人信,就當他們是山寨貨。
宗軼垂頭喪氣地說了半個多小時,句句切中要害,並沒有誇張和畏難。
銷售部其他銷售員也陸續發言,一片愁雲慘淡,沒有更好的辦法。
宗廣安負責技術,他對市場不熟悉,他沒有話說,只能凝眉不語。
吳佩蘭以前做的是超市,超市的營銷與醫藥產品的營銷截然不同,超市講究低價引客,髮卡留人,優惠促銷,活動堆頭,這些傳統營銷打法,放在醫藥領域並不好使。
就這樣說吧,現在“宗三貼”每貼售價100塊,三貼一個療程,需要300塊。
“宗一貼”也是100塊一貼,一個療程只需一貼,從價效比上來就,“宗一貼”比“宗三貼”更高,相當於“宗三貼”的三分之一。
按照超市的打法,“宗一貼”促銷,買一送一,50塊/貼,再送一盤雞蛋,核算成本也就下降到了25塊/貼,這就是低價傾銷了,對於任何一件百貨類商品來說這個方法都是撒手鐧,不讓搶購的客人排隊都難。
然而對於藥品來說,你就是降到5塊錢一貼,虧本銷售,客人依然不會多看你一眼。醫藥產品,賣的就是信任和療效,絕對不是價格。
吳佩蘭也開始撓頭了。
大家不能幹坐著,吳佩蘭一眼就掃到了不說話的陸豐。
吳佩蘭對自己這個兒子是很滿意的,創辦藥廠這件事是他提議的,公司的啟動資金也是他找來的,就連現在售賣“龍骨壯骨丸”的渠道也是他給搭建好的。
“龍骨壯骨丸”可是好產品,每個月能為公司回籠資金900多萬。
早知道是這樣,我們就生產“龍骨壯骨丸”好了,幹什麼還要生產“宗一貼”?
陸豐嚴格控制了“龍骨壯骨丸”的產量,每個月只允許生產250枚,宗廣安躲在他自己的工作室裡搓兩天就搓完了,產能絕對富裕。
吳佩蘭實在是沒辦法了,想聽聽兒子的意見。
吳佩蘭點名道:“陸董事,聽聽你的意見。”
陸豐愣了好一會兒,見大家都看向他,才知道吳佩蘭是在點他的名。
宗氏製藥公司的管理結構是這樣的。
宗廣安佔50%的股份,擔任董事長,總工程師,產品形象代表。
吳佩蘭佔50%的股份,擔任董事、總經理,法人代表。
另外設立董事三人,分別由陸豐、宗軼、陸小曼擔任。
兩家人的其他家屬都沒有進入公司。
陸豐清了清喉嚨說道:“剛才宗軼已經將市場情況分析得很透徹了,我沒有其他意見,我在想一個問題,如果我們生產出來的‘宗一貼’如果不要錢,免費向市場上贈送,這藥能不能送出去?”
一語點醒夢中人。
吳佩蘭原本就是商業奇才,在超市行業摸爬滾打了十多年,又在社會最底層的麻紡菜市場裡賣過茶葉蛋,自己親自組建過商業帝國,也深入體會過最底層商圈的執行邏輯,對於各行各業商業規則和營銷模式理解得最深、最透。
什麼是商業營銷的底層邏輯,核心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