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爪內臟之類的下貨,一般來說長安的達官貴人是不吃的。貴人們以前覺得這都是寒民用來飽腹的東西,都上不得檯面,吃邊角料會落了世家的風儀。
不過這種風氣最近已經有所改觀了。一是通往西域商路已經打通,大量的胡商帶著琳琅滿目的商品進入大唐,胡姬胡酒隨處可見,迥然不同的飲食文化也影響了貴人們的想法,開始能接受一些從未見過的新鮮事物。
再有就是皇帝一家。
李唐皇族其實也不大看得上世家的那套窮講究,主要是因為李家雖然連了宗,但說到底也不是正兒八經的世家。作為天下的主人,李家可不願意像司馬氏那樣,動不動就被那些拿著家譜和血統說事兒的大臣們教訓,所以從太1宗朝開始,李唐皇室一直在想辦法削減世家的影響力,從衣食住行各個方面。
比如李成器,他雖然衣食住行無一不精,但卻不是很在意什麼邊角料不邊角料的。只要味道好,一切都好說,庶民和胡地也有美食珍饈。
李隆基和他哥的想法差不多,但比他哥想的更深一些。
五姓七望,打從魏晉時代便滋生的龐然大物,到了本朝依舊死性不改,甚至連與皇室通婚都堅辭不受,明明家族已經敗落,但就是還有一群人捧這些士族的臭腳,讓他們拽的二五八萬似的。
這樣肯定不行。世家永遠以自身利益為先,對皇室並無任何忠誠可言,畢竟皇帝換誰做他們都穩坐釣魚臺,長此以往大唐就要重蹈魏晉的覆轍。
為了打壓世家,李家的皇帝們也想了不少的辦法。不過因為世家制度已經存在了幾百年,朝中勢力盤根錯節。李隆基此時剛登基不久,也不好剛臨朝就厲行打壓,暫時也只能忍耐和觀望。
不過這個薛三郎倒是很能折騰,不但發明了菽油壓榨之法,還準備著手改造農耕用的曲轅犁。
說他是世家子弟吧,他們家早早便躲去鄉下,幾代下來已與普通的庶民無異,幹出來的事兒也很接地氣。
但他又的確和河東薛氏有點關係……
李隆基一邊啃著雞爪一邊想。
再看看吧。
748可不知道大唐的皇帝正在琢磨它,此刻剛剛完成程式碼箱維護的它,正忙著和薛大壯交接今日的情報。
“丘主簿送了文碟和工匠過來,他說只要拿得出圖紙,縣衙會征伐徭役,從即刻開始可以建造醬園了。”
“工匠一共兩人,矮個的那個名叫孫吉,是掌醢署的醢匠。高個的叫李祥,李祥是個曲工,這兩人在醢署也就幹了兩年不到,並不算什麼老工匠。”
“孫吉已經成家了,李祥還是個光棍。”
不得不說,薛大壯摸底的能力還是值得信任的,也就大半天的功夫,孫吉腳上長了幾個泡都被他打探得清清楚楚。
孫吉是追隨師傅謝醢匠進的掌醢署,謝醢匠的倚仗正是前任掌醢署丞,不過因為這位署丞已經告老還鄉,孫吉師徒在掌醢署逐漸邊緣化,這次外派去海州的差事就落到了他的頭上。
“孫吉的老家在漁坪村,距離咱們這裡大概一百里地,他覺得能接受。”
“李祥是京城人,聽說很得掌醢署令的看重,這次派他過來怕是來者不善。”
聽他這樣說,748詫異地看了薛大壯一眼。
呦,半天不見這小子成長了不少啊,都知道來者不善了。
不善也沒啥,只要不是給它的醬油下毒,下絆子、偷師什麼的都是小事。
反正它以後釀造醬油主要靠篩選和培養合適的微生物,李祥要是真能搞明白這其中的原理,那它也沒什麼好藏私的,說不定還能啟蒙出一位微生物研究者呢!
薛大壯見748一臉不在乎的模樣,自己也跟著鬆了口氣。
他現在正是對系統智慧盲從的階段,748說什麼他就相信什麼,既然偉大的748都說不怕李祥搞事,那他薛大壯還操心個鳥,難不成他還能比748更聰明嗎!?
於是他又說起了火炕開班授課的事兒。
“這事兒你做的對。”
748表揚他。
“火炕要是能推廣出去,至少冬天大家能多了個取暖的地方,而且這東西效率高不費柴火,一次投資長久受益。”
薛大壯聽不懂什麼投資受益的事兒,但他知道自己答應開班是做了一件好事兒。
正想為自己爭取一點好處,卻聽748又接著說道。
“那既然是你答應的,火炕開班之後也由你去講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