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
而空軍裡頭,所用的無線電通訊裝置就不提了,現在連空軍的近半發動機都是由福樂電氣所提供。
陸軍方面,大小裝甲車輛的通訊裝置同樣是福樂電氣提供,動力系統裡的部分核心零部件也是福樂電氣所生產。
所以比看福樂電氣表面上沒有向海陸空三軍直接提供槍支大炮或者戰艦坦克飛機,但是這些武器裡或多或少都有采用福樂電氣的製造的零部件,這樣的福樂電氣,實際上就是整個海陸空三軍的最大國防承包商,而且還是直接提供最為尖端技術解決方案的高技術企業。
這樣的福樂電氣實際上就是整個中國國防體系當中的上游龍頭企業,福樂電氣裡數十個大小企業實驗室裡所研發出來的諸多新式技術,都是一步一步推動著整個中國國防事業的進步,其他下游企業不過是直接套用了福樂電氣的各種尖端零部件再做出來成品而已。
如此的福樂電氣從1937年開始到1945年的今天,其總價值甚至都已經估算,因為福樂電氣的最大資產不是固定資產,而是研發各種先進的技術資料,而有些技術資料是根本無法估價的,比如福樂電氣擁有的數十個頂尖的試驗室,裡頭的無形價值就算給福樂電氣一百個億都不買。但從市值很難看得出來福樂電氣的龐大規模,那麼從他1945年投入的研發資金就高達十多個億就可以看的出來,福樂電氣的規模有多麼龐大。十多個億啊,這只是研發投入而已,而其他企業的總市值都沒有幾個億。
1945年的十億華元,如果按照居民收入水平來比較,大體相當於2013年的一千億。
儘管這種龐大的投入只是戰爭時期裡的特殊情況,但是也足以證明福樂電氣的龐大規模了。
資產以及影響力都是極為龐大的福樂電氣自然也不可能是一個單純的私人企業,其股份分配是相當分散的,早年福樂電氣的主要控股為華夏銀行,陳氏家族的柳河基金成立,由柳河基金掌管高達百分之四十多的股份,但是多年下來後,福樂電氣為了擴張發展已經進行多次的股份增發,吸納資金用於自身的發展,雖然福樂電氣的規模一天一天的龐大,其股份也是越來越分散,到了1945年的今天,其最大股東依舊是柳河基金,但是今天的柳河基金手中的福樂電氣股份已經只剩下了百分十九而已,更多的股份則是被各大基金、企業交叉持有、這家銀行持有幾個百分點,另外一個基金持有幾個百分點,某個家族再持有幾個百分點,這一部分佔據了大約百分之六十的股份,另外還有百分之二十左右的股份在市場上流通,不過這些股份絕大部分也是被各大證券機構、大富豪大批次購買,正在在普通民眾手中的股份不足百分之十。
由於福樂電氣的股份分配相當分散,這也就導致了哪怕是柳河基金也很難完全的掌控福樂電氣,基本上目前福樂電氣的經營權是被董事會交予到福樂電氣的職業高管手中,有職業經理人所組成的管理層進行管理。
福樂電氣如此、同奎藥業以及國內的大一票超大型企業基本都是類似的模式,幾乎沒有單獨的財團或者家族能夠獨立掌控他們的,那怕是柳河基金也不行!
第九百七十八章 我們需要戰爭(二)
日‘本等國家乃至歐洲部分國家非常流行的由家族執掌大型企業的情況在中國是非常少的,中國企業,尤其是華夏銀行、福樂電氣等超大型企業目前基本上清一色是施行職業經理人經營的狀態,家族企業在一二十年代還比較多,但是進入三十年代後就是迅速消亡,原因很簡單,這些家族企業存在著諸多弊端,比如說企業掌舵人的素質嚴重不足,重要職位上存在大量的能力不足的親朋人員,而這些家族企業面對那些由職業經理人經營的企業,在管理上的差距甚大,最後這些家族企業不是被迫轉型,把家族人員撤出來,然後委託職業經理人經營就是破產被兼併。
這裡頭從陳氏家族的柳河基金的發展軌跡就是可以看的出來,陳氏家族成員現在都是很少直接涉足到各大控股企業裡,基本上都是依託柳河基金來管理陳氏家族的諸多資產。
所以說起中國的財團,就不得不說起職業經理人這個群體。他們和擁有大量資產的財閥世家不同,他們本身沒有太大的資產,儘管他們的年收入動輒幾十萬甚至幾百萬,但是和那些家產上億甚至幾十個億的家族相比還是相差甚多。而由於企業的盈利能力和他們的收入息息相關,所以這些職業經理人在經營上往往是冷酷無比。
比如說同樣股份非常分散的同奎藥業,其經營權也是由職業經理人管理,而為了擴大同奎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