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23部分

要是馬成讓第五師和第五混成旅放棄重武器而輕裝前行的話,遇到北洋軍主力就是一個死字。

因為唐天喜的部隊出現,立即就是讓順利執行了五天的國民軍渡江計劃出現了第一次變故!

第一卷 第三百五十五章 第五混成旅(一)

當國民軍在上半年調動兵力,並採用一系列的迷惑手段進行渡江計劃的前期準備時,北洋軍也沒有閒著,袁世凱手段頻出先是整編各省地方部隊,整編出三到四個師作為中央陸軍輔助兵力使用,儘管這一番整編計劃並沒有徹底改觀各省地方軍的戰鬥力差的問題,但是多少也算是統一了番號,把這些地方部隊納入到了北洋軍體系當中來,尤其是安徽、湖南、湖北三省的地方部隊更是擔當了部分主要的作戰任務,配合幾個北洋軍進行作戰。

從這一點來說袁世凱對這幾個省份的地方軍隊的整編是相當成功的,有效了擴大了北洋軍附屬部隊的數量並擔任一些次要戰線的任務,從而讓北洋軍主力部隊能夠騰出來更多兵力和國民軍進行決戰。

除了整編個省地方軍外,袁世凱還利用善後大借款這一批龐大的軍費,把處於南方前線的那些北洋軍主力進行補充,尤其是蘇南戰事中損失極大的第三師和第五師以及第七師。至於張勳的第八師雖然頂著中央陸軍第八師的番號,但是實際上算是張勳的私軍,聽從袁世凱的調遣不是代表著第八師就是袁世凱的嫡系部隊了,所以軍費撥給上基本和其他一些省軍一樣,只有極小一部分而已,大部分軍費還是依靠張勳從地方搜刮而來,這也是第八師遲遲不能恢復原有編制,至今只有一個步兵連一個炮兵營的根本原因所在。然而第三師這些袁世凱的嫡系部隊卻是得到了充足的軍費和軍械,在第三師進軍安徽之前就已經全師恢復了滿編制,並且還編練了一個獨立團,等進駐安徽後這個獨立團就直接擴編為一個獨立旅了。

補充主力師編制之餘,袁世凱仿效第二混成旅以及南方國民軍混成旅的模式,組建了一批混成旅,短時間內極大的擴充了北洋軍的直屬兵力,讓更多的主力部隊空出手來南下和國民軍作戰,其中第二十師、第二十三師就是如此才能從東北地區抽身出來,直隸、山東地區並視情況準備繼續南下。至於袁世凱這兩年裡新組建的第十師和第十一師,原本就是用於南下作戰的,早就已經南下了。

儘管如此,袁世凱還是說深感兵力不足,他知道南方的軍隊也不是那麼容易就打下來的,沒有兵力優勢是不可能輕易擊敗國民軍的,所以兵力還是需要越來越多的。另外,辛亥年後他深感手下的將領們越來越驕橫,尤其是馮國璋,自從出任淮南宣撫使擔任第二軍軍長以來,就沒有回過北京,哪怕是去年春節時袁世凱招他回來,都藉口說前線軍情緊急不便抽身,這馮國璋是在江北待久了,在江北他可是萬人之上,無人在他之上,而回了北京縱然還是萬人之上,但是上頭總歸有著一個袁世凱呢。

權勢這個東西,一旦嘗試過了他的甜美滋味,能夠放棄就不是一件那麼容易的事情。

不但是馮國璋,就連袁世凱最為倚重的曹錕、段芝貴等人何嘗不是如此,儘管袁世凱現在還能指揮得動他們,但是已經不像以前那樣得心應手的,很多時候袁世凱都不得不和前線將領們用著商量的語氣,比如準備進攻安徽然後從蕪湖到安慶一帶渡江南下的計劃就是和馮國璋等幾個人商量出來了,並不是他袁世凱一人獨斷而行。

對於手下的這些將領們權勢越來越大,袁世凱也採取了相應的手段,最直接的就是成立新部分和提拔年輕將領了,第十師、第十一師就是這樣情況下的產物,唐天喜的升遷和徐樹錚的任命也是袁世凱的有意為之。只是他沒有想到的是,這前面一年這兩個師正在組建,以及部署在京畿地區的時候還好,但是今年一外調到江蘇山東地區,就重演了以前那些北洋軍主力部隊的舊路。唐天喜還好,由於是駐紮在蚌埠、滁州一線,上面有著馮國璋和曹錕壓著,唐天喜面對袁世凱的可以拉攏也是很積極,試圖擺脫馮國璋和曹錕兩位老上司的壓制。

但是徐樹錚這個號稱北洋軍中最年輕有為的中將師長一率部抵達滁州,就是暴露出年輕驕橫的狀態了,不但學著第三師一樣對自己的第十一師進行擴編,還對袁世凱的調令多有推遲,遲遲不肯離開徐州進駐蚌埠。要知道那時候唐天喜的第十師已經離開蚌埠南下到滁州一線,他的第十一師是需要及時進駐到蚌埠接替駐防的。可是徐樹錚一直拖到了七月末才陸續派遣了一團南下蚌埠,而國民軍在八月初發起渡江作戰後,才是在蚌埠進駐了一個旅,然而第十一師主力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