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讓燕井鄺多少也感到痛快:“這個訊息要傳出去,怕是那幾位總長也的高興很多吧!”
當即燕井鄺就是快速的讓手下的幾個二等秘書和三等秘書把這份檔案下達政務院各部。這份檔案其實說白了也就是份通知書,簡單說就是陳敬雲告訴那些官員們,我把宣傳處從調查局裡裁撤了,同時在政務院下設定新聞司負責國民軍官方新聞的釋出。
這個新聞司只負責官方新聞的釋出,不擔負輿論監管以及引導工作!
實際上,十九世紀以後任何一個正常國家裡都不會公開設定所謂的宣傳部、新聞部類似的新聞監管行政部門,頂多就是設定一個官方新聞釋出的小機構比如新聞辦之類的,因為監管和控制輿論是很招人嫉恨的,只要是把宣傳部和新聞部這些新聞監管機構公開設定出來,幾乎就是**裸的告訴全世界:老子要玩愚昧獨裁了!
但是不可否認的是,任何一個正常國家都會有輿論監管和引導,只是大多數是非官方行政機構而是黨務機構,而是各政黨內設部門,不管是蘇聯的社工黨還是美國的共和黨又或者是民‘主黨都有著宣傳部這些機構存在。透過各種公開或者隱秘,強迫或者半強迫等手段進行輿論引導以及控制。
陳敬雲腦子也沒發燒,所以自打成立都督府以來,雖然都有著輿論控制和引導方面的工作,但是陳敬雲從來就沒有在政務院的各部中成立類似部門,而是在非公開的情報部門調查局裡悄悄弄了個宣傳處。
但是說根到底這個調查局也還是屬於大元帥府的行政部門,為了避免無所謂的麻煩以及也是為了拆分調查局已經過大的權勢,來換取眾多軍政要員的好感,陳敬雲才是打算把宣傳處從調查局中裁撤掉。
但是這個裁撤可不是說把宣傳處直接不要了,而是說把一小部分的正規業務交給新成立的政務院新聞司,另外的主要工作同時也是把大部份的宣傳處人員都是轉移到國社黨當中來,在國社黨中設立宣傳部。讓輿論引導和控制成為國社黨的黨務,而不是國家行政事務。
如此一來,也就避免了外人的閒話,同時又能借組國社黨的龐大體系更深入的進行輿論引導工作。國社黨本身也是有著宣傳部門的,不過以前規模很小,主要業務也侷限於宣傳國社黨本身方面,如果調查局的宣傳處加入進來後,透過整合可謂是大大加強了陳敬雲手下的輿論引導和監控力度。
宣傳處這一番整合進行的極為巧合,除了少數對大元帥府各機構有著較深瞭解的人士外,大多數人還不知道大元帥府內的調查局還曾經有過一個宣傳處,更不知道這個宣傳處在一年多後就是悄然拆分然後變成了國社黨的宣傳部。
處理宣傳處的事務只是陳敬雲眾多日常工作中的一件,他只是見了陳彩和趙畢秋之後就是把這事確定了下來,至於國社黨那邊自然有錢翰朗這個秘書長來主持相關的後續工作。國社黨歷盡兩年的發展,發展過程中陳敬雲幾乎是全面支援國社黨發展,比如在國民軍的數大軍校中,陳敬雲透過各種手段吸引軍校生加入國社黨,而這些加入了國社黨的軍校生畢業後充實到國民軍當中,成為國社黨掌控軍隊的一大力氣。
至今國民軍當中,幾乎九層以上的軍官都加入了國社黨,剩下的少部分則是無黨派人士,至於原有的一部分其他黨派的軍官已經被陸續清理了出去,而普通士兵也有高達半數加入了國社黨,可以說國社黨已經掌控了國民軍。
而在其他方面,國社黨同時也在大力吸收那些名望人士以及政府官員加入國社黨,黨員已經膨脹到了數十萬之多,並且已經成功的掌控了福建、浙江、上海等地議會。
不過說起來也有意思,那就是大元帥府中的眾多高階官員中,卻是隻有為數不多的幾個才是國社黨成員,數大總長當中只有安華林一個人而已,次長裡頭包括民政部次長岑春煊在內倒是有三個。
其餘的民政部總長鄭祖蔭,工商部總長洪子泰,教育部總長嚴冠學都是國民共進會的人,司法部的邵志波以及外交部的林長明則是同盟黨的成員,至於同盟黨曾經的黨魁林文英,早已經消失在大元帥府核心高層之外了,當初陳敬雲組建東南宣撫使府的時候,並沒有把林文英也和其他人一樣調到中央來,而是繼續留在了福建。陳敬雲鑑於此人早些年和他不對路,就想著讓他一輩子在福建折騰去吧!這沒了權勢,如何能夠保住同盟黨黨魁的位置啊,被剛加入同盟黨的邵志波和林長明聯手趕下了臺,林長明繼任同盟黨理事長一職、
國民軍體系當中,這三個黨派如果單純從中央高層官員去看的話,相差不大,但是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