牌師之一,雖然自從二十年代就駐紮西北以及中亞地區,錯過了1930年中日戰爭,導致第三師已經有將近二十年沒有打過打仗,但是王牌師也是吹出來的,第三師的訓練水平以及裝備水平可是中國陸軍中頂尖的。而這種戰鬥力在之前進攻突厥斯坦的時候就已經充分顯示了出來,儘管第三師還只是近二十年來頭一回打大規模的戰事,但是軍官們的發揮相當不錯,士兵們也沒有出現嚇的掉頭就跑,儘管手腳在顫抖,儘管緊張的滿頭冷汗,但是士兵依舊聽從著軍官的指揮發動了進攻。
中國陸軍中目前計程車兵甚至部分低階軍官缺乏戰爭的經驗,但是中國陸軍的軍官團卻是這個世界上戰爭經驗最為豐富的一個群體,尤其是中高階軍官的戰爭經驗更是豐富無比,自從陳敬雲起家以來,經歷了大小內戰、一次世界大戰,兩次中日戰爭,俄國內戰,數次中蘇的武裝衝突,早就了一大批軍功顯赫,戰爭經驗豐富的中高階將領。而由於成軍時間不算長,加之成軍之處中國的軍官群體年紀普遍偏低,這就讓這些經驗豐富的將領能夠繼續服役更長的時間,到了1941年的現在,內戰中年成名的高階將領依舊還是陸軍的頂梁支柱,而數次對外戰爭中湧現出來的大批將才充當了第二梯隊的的軍官群體。
中國陸軍軍官團在全球範圍內都是相當出名,儘管讓他們出名的更多的是信奉華夏優越論中所體現出來的排他性,激進。但是他們同樣知道,中國陸軍軍官團中將星閃爍,名將一大堆。
在這些戰爭經驗豐富的將領指揮下,士兵們雖然還沒有經過戰爭的洗禮,但是依舊發揮出來了遠超其他國家陸軍的戰鬥力。
“寧上尉,對面的敵軍可不少,怎麼著也得五百之數吧,怎麼樣,要不要幹一把!”肩上帶軍士長軍銜的一箇中年男子對著身邊的一個約三十歲的上尉道。
寧上尉放下了望遠鏡,轉頭看向了身邊這個軍士長,語氣中帶著客氣道:“李兄,按照你的看法,我們有多大的把握!”
按照通常情況來說,寧上尉身為一個年輕有為的裝甲兵上尉,堂堂一個軍官是用不著對普通士官如此客氣的,不過現在這種情況不同於尋常情況。
被寧上尉稱之為李兄的這個人軍銜為軍士長,正式職位為這個坦克連的勤務長,在中國陸軍的早期軍銜中,軍官以下只有三級士官分別是上士、中士、下士,但是後來又增加了軍士、以及軍士長,增加的軍士以及軍士長主要是擔任排部的司務長、連部的司務長,而資深軍士長更是擔任營部的司務長。
而這些人在和平時期主要是協助部隊主官進行內務上的事務處理,因為這些軍士、軍士長一個個都是從軍多年的老軍人了,資歷比那些低階軍官可強多了,管理士兵以及訓練上他們都比較熟練,而在戰時,就依靠他們的豐富經驗給這些年輕的軍官們提供戰場意見,填補中國陸軍不再營以下不設專職參謀的空白,某種意義上來說,他們就是營級以下的參謀人員。
而且他們給出的意見更多是依靠他們豐富的經驗,而不是那些職業參謀是依靠大量的資料統計以及在軍校上學到的專業技能。
這個李兄就是這樣的人,雖然寧上尉手下還有一箇中尉副連長,但是平常時候副連長是直接率領另外一部分指揮作戰,寧上尉這個連長的真正副手,實際上就是這個李軍士長,由於這個李軍士長也不是那些普通的軍士,而是一個極為資深的軍士長,可是中國陸軍中第一批坦克兵出身,資歷可比他寧上尉強多了,所以寧上尉儘管保持著身為軍官的驕傲,但是語氣上也是對李軍士長保持了必要的尊敬。
李軍士長此時道:“他們現在正處於行軍途中,估計不久就會到達前面那個山坳了,而且這是純步兵部隊,沒有坦克的支援,如果我們能夠發起突襲的話,擊潰他們沒有太大的困難,但是如果要收穫更大的戰果,恐怕就是要向附近的步兵營請求協助了,讓他們派過來一個步兵連配合我們的話,就能夠讓我們收穫更大的戰果!”
寧上尉聽到這裡,在看看小山腳下的那十幾輛自己手下的坦克,心中一邊估算著雙方的兵力對比,然後又是拿出瞭望遠鏡看向了遠方的那支俄軍部隊,他想要知道這支俄軍裡頭有沒有反坦克兵力,如果有的話有多少!
這反坦克炮還是非常好認的,就算是口徑最小的三十七毫米的反坦克炮也得好幾百公斤重,需要卡車來牽引,中國陸軍自身裝備的三十七毫米反坦克炮平常就是用0。75噸的卡車來牽引,必要時候也可以用0。25噸的吉普勉強牽引,但是不管怎麼樣,它都得需要機動車或者馬匹來牽引,炮兵可沒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