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07部分

以理解,但是你裝備那麼多的自行火炮和自行防空炮幹嘛啊,你警衛師又不需要裝甲部隊一樣到處瞎跑,而從這也可以看出來,林景飛就是把警衛師當成了純粹的野戰部隊來建設的。

而陳敬雲也有心把警衛師當小白鼠來試驗各種戰術和新式兵器,一直都是有著優先裝備試驗各種兵器的傳統,他們使用試驗了後反饋各種資料回裝備部以及廠方,然後裝備部根據這些使用資料做出修改或者決定大規模裝備陸軍。警衛師是第一支裝備1935年式衝鋒槍的部隊,也是第一支裝備1937年式半自動步槍的部隊,也是第一個裝備自行火炮以及自行防空炮哦的部隊。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警衛師也是一支試驗部隊。

警衛師的作用是多種多樣的,它是陳敬雲的個人近衛部隊,它同時也是陸軍各種武器的試驗部隊,而且必要時候也是能夠直接上前線參與戰爭的。

從價效比來說,警衛師是極差的,建立一個警衛師的花費足夠陸軍養三個師了,而戰鬥力絕對比不過陸軍的三個師,不過警衛師的特殊性就註定了不能把他和普通的陸軍部隊相提並論。

警衛師的特殊性讓它成為了中國第一支全面換裝1937年式半自動步槍的部隊,等警衛師那邊把1937年式步槍的效能摸透之後,中國的幾支機械化步兵師包括第九師在內才陸續少量裝備1937年式半自動步槍,並在1940年的上半年中蘇武裝衝突中第一次參與實戰,而那時候第四裝甲軍裝備的半自動步槍數量實際非常少,一個步兵班中,只有兩支半自動步槍而已,其他的人還是裝備1916年式栓動步槍。

中蘇武裝衝突後,陸軍感到有必要增加一線部隊的步兵火力,加上陳敬雲也是大力支援,所以這才在全陸軍中大規模裝備半自動步槍,但是不可能一夜之間就每個士兵就人手一支1937年式步槍了,還是沿用機械化步兵師的編制,一個步兵班中只裝備兩支半自動步槍,其他人還是使用傳統步槍。

而中國陸軍目前的規模已經達到了五百餘萬,而且還在大規模增擴張中,這裡頭所需要的1937年式步槍的數量就非常龐大了。而且對於陳敬雲來說,現在暫時還無法全面普及半自動步槍,但是隨著戰爭的持續,全面半自動化是肯定的,只是需要多久的問題,兩年還是三年或者四年。歷史二戰中德軍和蘇軍在戰爭後期陸續半自動化,而作為陳敬雲的頭號假想敵美國,參戰的時候就已經是全面半自動化了,陳敬雲知道要和美國人比拼火力優勢是比不了的,兩者的工業規模差距就決定了中國不可能像美國陸軍那樣奢侈,但是差距也不能太大不是,至少要勉強保持火力均勢,然後依靠人力數量上的優勢形成整體上的優勢。

中國陸軍全面擴充,使得國內的各大兵工廠都獲得了數量龐大的訂單,北方武器公司的擴產只是其中的一換而已,甚至是較為次要的一環,更重要的還有坦克、火炮方面的擴充。

為了增加各種自行兵器的產量,國家軍事委員會已經責令蕪湖特種機械公司等數個專業兵工廠向國內的數大汽車公司以及機械公司轉讓技術授權,以便讓國內龐大的產能轉換為坦克、自行火炮等產能。

畢竟國內的這些專業兵工廠的產能也是有限的,在和平時期還可以,但是陸軍進行了大規模擴張後,考慮到戰爭時期的消耗,就必須要求國內的民間企業也加入進來。

國家軍事委員會作出的初步預計中,號稱全面進行戰時經濟後,中國的坦克年產量將會超過一萬五千輛,很顯然要達到這個產量,僅僅依靠蕪湖特種機械公司是不可能辦到的,必須讓國內的其他企業也參與進來,尤其是汽車產業也參與進來。

正是考慮到戰時需要利用各大汽車企業的產能,這也是中國陸軍為什麼始終在坦克上使用汽油發動機的根本原因,中國的坦克工業實際上是建立在中國的汽車產業上的,尤其是極為重要的發動機一項上,蕪湖特種機械公司自身是沒有研發發動機的能力,蕪湖特種機械公司作為中國最專業的坦克設計和生產企業,所做的實際上是整合設計,各種核心零部件實際上是由各大企業提供,包括坦克炮、發動機、裝甲鋼這些都是由其他企業提供,蕪湖特種機械自身不可能親自生產這些東西,要是什麼都生產的話,那麼蕪湖特種機械公司就得建立全面的工業體系了。

其中的發動機就是由各大汽車企業提供,而各大汽車企業中研發重心是在汽油發動機上,對柴油發動機的研發很不上心,主要原因就是這年頭的柴油發動機市場有限,震動、噪音各方面和汽油發動機相比實際差距非常大,限制了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