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方的海戰從十四號的早上一直打到十五號的中午下午,整整持續了三十多個小時,激烈的海戰中,日‘本的艦載航空兵發揮了驚人的戰鬥力,一舉擊沉了美國海軍的兩艘航空母艦星座號、企業號,此外還擊沉了兩艘美國海軍的戰列艦馬里蘭號、田納西號。一艘戰列巡洋艦列剋星敦號。
而日‘本自身的損失不過是飛龍號被重創、翔鶴號輕鬆,損失艦載機約六十架。
此戰讓美國海軍在太平洋地區可以作戰的航空母艦隻是剩下一艘約克城號,所造成的影響遠遠要比歷史上日‘本襲擊珍珠港要嚴重的多,歷史日本襲擊珍珠港雖然擊沉了多少戰列艦,但是卻是沒有找到並擊沉美國海軍的航空母艦,就連擊沉的那些戰列艦也是多數在短時間內被打撈起來修復並回復戰鬥力。
現在沉在外海的那兩艘航空母艦以及兩艘戰列艦和一艘戰列巡洋艦可沒發被打撈起來。
當珍珠港海戰爆發以及日‘本向美國、英國宣戰的訊息傳到了南京後,陳敬雲心情大好對馬寅初道:“謀劃了這麼多年,總算是成功了!”
第七百九十五章 中俄戰爭
珍珠港海戰中,日‘本海軍無疑是取得了大捷,而且是自日俄戰爭後日本海軍取得的唯一此一次勝利,日本海軍在二十年代的第一次中日戰爭、三十年代初的第二次中日戰爭中都算是被中國擊敗了,第一次中日戰爭中日‘本海軍雖然也戰敗,但是依舊牢牢控制了制海權,從戰略上來說他們並沒有失敗,而第二次中日戰爭中,歷盡一次的東海海空大戰後日‘本海軍被看似弱小的中國海軍全面壓制,只能是躲在近海海域。
經歷了兩次的戰敗,日本海軍卻是沒有被徹底擊垮,前後兩次的海戰損失也算不上大,相反1930年的中日戰爭後讓日本人真正重視起來了航空母艦,並在三十年代期間發展了多級多艘航空母艦,飛龍級航空母艦、翔鶴級航空母艦以及大鳳級航空母艦就是日‘本海軍轉變的最明顯例子。
1930年中日戰爭時期,日‘本海軍唯一的一艘航空母艦鳳翔號被擊沉,兩艘耗資巨大的航空戰艦也是被擊沉,以至於讓日‘本海軍在戰爭後期無法得到艦載航空兵的支援,等到了緊急改裝的摩耶級航空母艦服役後,才算是結束了日本海軍無艦載航空兵的尷尬狀態。
第二次中日戰爭時期,日‘本海軍緊急設計並建造的飛龍級航空母艦乃是日‘本第二艘專門設計的航空母艦,並極大的參考了中國航空母艦的外形設計,當然內部設計上由於兩國海軍對於航空母艦的作戰運用以及經驗上的不同有所不同,但是一些外觀:比如直通甲板,右舷島設計上都是極大的參考了中國航空母艦的設計,但是在機庫設計上,日本人依舊堅持使用雙層機庫。
這一點主要是因為他們艦載機產量比較少,日‘本海軍所裝備的先進艦載機不多,加上艦載機也不是什麼便宜貨色,日‘本人自然就不捨的把大量艦載機長年累月的停放在飛行甲板上讓他們被風吹日曬。
不過這種情況在後期得到了不少改變,尤其是1941年的今天,在正式參戰前日‘本海軍航空兵的艦載機以及飛行員儲備還是比較不錯的,日‘本也從中國獲得了足夠的資源,鋁材以及航空發動機上都得到了不少中國的幫助,所以艦載機的產量還算可以。在正式對美國宣戰前,日‘本海軍的艦載機部署是處於超額狀態,翔鶴號在參加珍珠港戰役的所搭載的艦載機處於超編狀態,一開始預定搭載的數量是七十二架常用機,十二架備用機共計八十四架。而在珍珠港戰役中,翔鶴號搭載的飛機數量達到了九十架之多,飛龍級航空母艦的實際艦載機數量也是多出了預定編制。
這些多出來的飛機也是學中國海軍那樣,把它們繫留在甲板上。
不過這種情況也只是曇花一現而已,1941年的十月份是日本海軍艦載航空兵處於最巔峰的狀態,艦載機數量比較多,飛行員也是久經訓練的精英,不過此戰中日‘本的艦載機也損失了六十多架,而此戰後航空機動艦隊回國後,日‘本海軍中的大鳳號也預計在1942年處服役,也需要抽調艦載機裝備到大鳳號上,這麼一來進一步拉低了日‘本航空母艦的艦載機數量,甲板繫留也只是曇花一現。
珍珠港海戰的勝利讓日‘本海軍彷佛重新找到了自信,就當珍珠港海戰中勝利的訊息傳來,日‘本已經開始同時向菲律賓、馬來西亞地區發動了大規模登陸戰,彷佛數天之內,日‘本就要席捲太平洋一樣。
在珍珠港海戰中戰敗的美國海軍雖然其戰列艦隊實力尚存,但是他們部署在太平洋上的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