隊,同時還有部署在沿海基地裡的陸基航空兵部隊,此外海軍可還有著兩個陸戰旅。甚至為了培養飛行員和陸地作戰的指揮官,海軍還有專門飛行學院和陸戰學院。
而陸軍也是如此,陸軍除了陸軍部隊外,還有著好幾個江、湖守備部隊,裝備不是機槍大炮,而是炮艇。此外陸軍這幾年也是想著建立陸軍航空兵部隊,不過這種行徑遭到了海空軍極力反對,空軍中的伍世鍾直接威脅說:“陸軍要是敢裝備飛機,空軍就敢把它們打下來!”
海陸軍如此,空軍雖然是三軍中的小弟弟,但是野心也不小,有著一個很特殊的空軍機動團,這可是一個正兒八經的陸戰混成團的。不過這個團也不是普遍的步兵團,而是一個旨在用空軍的運輸機直接到敵軍後方進行傘降作戰的部隊。嗯,也就是傘兵。
不過陳敬雲向來對傘兵沒有什麼好感,在這個年代下的傘兵部隊空降到敵軍後方,發揮的作用實際上非常有限,而且還必定的會遭到大規模的損失,歷史二戰中傘兵的失敗已經證明了這一點,陳敬雲自然也就對傘兵沒什麼興趣了,不過大規模發展沒興趣,但是弄個小規模的精銳傘兵部隊來進行特種作戰還是可行的,所以也就沒有阻擋空軍的傘兵計劃。
因為元山一戰的重要性,讓陸海空三軍暫時放下了軍種之間的矛盾,把注意力都轉到了元山敵軍上面來。
隨著時間一天一天的過去,中國的南方大地在入春後都已經沒有了冬日的那種嚴寒,然而在朝鮮地區依舊是冷得凍人,激烈的攻防戰中,被凍傷計程車兵並不在少數,嚴寒的天氣給雙方的軍事行動都帶去了極大的困擾。
地面進行著慘烈的交戰,元山地區的空中戰場也是激烈無比,中國空軍和海軍航空兵在這一地區投入了大量的兵力,兩者加起來的飛機數量已經是超過了五百架甚至更多。
日‘本為保證元山地區的制空權,避免部隊和港口被中國的大規模轟炸機轟炸,也是幾乎抽調了所有的空中力量部署到元山,而這些部署在元山地區的日‘本飛機絕大部分都是戰鬥機。
而中國在朝鮮則是轟炸機佔據了多數,用來奪取制空權掩護轟炸機作戰的只有兩百多架戰鬥機而已。
日‘本陸軍和海軍的航空兵在戰爭中遭到了極大的損失,海軍航空兵還好,前後損失的飛機也就六七十架,日‘本海軍還能夠在日‘本本土西海岸地區保持有限的空中力量。然而日本陸軍航空兵的損失就是大多了,日‘本陸軍航空兵在戰爭爆發前裝備的那些轟炸機大多數已經損失殆盡,而戰鬥機也是在和中國空軍的交戰中損失巨大。
單單是日‘本陸軍航空兵最新服役的91式戰鬥機就已經損失了超過五十架之多。日‘本陸軍航空兵在去年就開始往朝鮮戰場上派遣91式戰鬥機,而隨後的一月份和二月份作戰中,日本陸軍航空兵中的91式戰鬥機已經成為了日‘本陸軍航空兵的主要力量。併成為了幾乎所有的防空任務。
然而當中國也把F3戰鬥機大量投入朝鮮上空的時候,日‘本的91式戰鬥機被F3戰鬥壓著打,儘管沒有出現一面倒的情況,但是雙方的交戰損失比也是差距比較大。
現在的元山,日‘本陸軍航空兵幾乎是集中了所有的91式戰鬥機,這六十多架91式戰鬥機就是日‘本在遠山地區的主要防空力量了,剩下的還有數十架老式的戰鬥機,但是這些老式的戰鬥機別說對抗中國空軍的F3戰鬥機了,就是對上中國的大量F2戰鬥機也是沒有勝算。
這裡頭大概是這麼一個關係,中國F2戰鬥機壓制了日‘本的其他老式戰鬥機,而日‘本的91式戰鬥機壓制了中國的F2戰鬥機,但是中國的F3戰鬥機又是壓制了日‘本的91式戰鬥機。
此時元山的天空中,四十餘架F3戰鬥機穩穩的飛在空中,而在他們的後頭則是高達上百架的轟炸機群,包括B4雙方水平轟炸機,B7俯衝轟炸機,另外還有三十餘架的F2戰鬥機,不過這些F2戰鬥機機體上也是掛著小型五十公斤的炸彈。僅僅三個月不到,F2戰鬥機在中國空軍的戰爭序列中就已經是退出了爭奪制空權的第一線,從而慢慢轉為對敵支援任務以及次要戰線上的制空任務。
對於元山港的轟炸行動,中國空軍幾乎每天都會出動大規模的機群,而且這種出動並不是一次性的,而是持續性的,轟炸幾乎從早上一直持續到傍晚時分,轟炸時,在元山上空也是時刻保持著相當數量的F3以及F2戰鬥機。
大規模的機群抵達元山港上空後,日‘本的防空炮已經是陸續開火,晴朗的元山港上空開始出現密密麻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