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88部分

除了比較低的才長寬比外,航空母艦能夠保持平穩也和它的排水量有關,基本上越重越大的船在同等強度的風浪下就越平穩,昨夜的夜戰中,第二機動艦隊的驅逐艦和日‘本第一遊擊編隊的驅逐艦上的主炮命中率是極低的,這是因為風浪太大他們的主炮很難瞄準並得到射擊視窗,但是這種情況在大噸位的主力艦上卻是看不見,當時暴風雨的情況下,雙方的十六寸口徑的主炮可從來沒有因為過風浪的問題就不能射擊了。

蒙山號作為青山級的八號艦,從設計開工的時候就是作為斜角甲板航空母艦來建設的,因為排水量等一些基本資料也和青山級的前面數艘有所不同,總體來說青山級航空母艦的十多艘之中,越到後面的排水量是越大,尤其是最後一艘還在建造中的青山級航空母艦五臺山號,因為不但採取了斜角甲板,同時為了應對之後的噴氣式艦載機的時代到來,加大了升降機的起重量和大小,並和天山級裝甲航空母艦一樣採用了封閉船首,同時也是加裝了最新研發的液壓式彈射器,還有一大批電子裝置以及防空火炮等設施,這就導致了這艘航空母艦實際上和原來的青山級已經有所不同,因為它的基準排水量早已經超過了三萬噸,作戰排水量甚至能夠達到四萬噸。

實際上海軍也是把五臺山以及後續的青山級航空母艦作為單獨一級來劃分的,也就是五臺山級。

因此到目前為止,中國海軍中的青山級航空母艦細分起來是有三個分類,第一種也就是首艦到六號艦,這六艘是原始設計,採用直通甲板,開放式船首,瀋陽重工的T38型液壓彈射器,電子裝置和防空火力等也是初始的設計。而在1940年的時候在關時傑元帥的大力主張以及陳敬雲總統的支援下,海軍開始大規模採用斜角甲板,不但當時天山級裝甲航空母艦採用,而青山級的七號艦開始也是採用斜角甲板,而這就是青山級的第二種分類:採用斜角甲板,繼續沿用開放式船首,T38液壓彈射器,這種建造了六艘也就是七號艦到十二號艦。而到了青山級的十三號艦後,隨著技術的進步又是進行了重大改進,採用斜角甲板,但是和天山級一樣採用了封閉式船首,裝備瀋陽重工的新一代液壓彈射器T43,升降機的尺寸和載重量都大幅度提升,同時加裝更多的輔助裝置,而且和現今所有在建中的軍艦一樣,五臺山號的電子裝置以及防空火力都是得到了極大提升,不但裝備大量五寸防空炮,而且還裝備了眾多了七十六點二毫米的防空炮,這個76。2毫米的防空炮也是目前能夠使用無線電近炸引信的最小口徑了。當然防空火炮自身實際上變化不大的,更重要的還是大量採用了雷達等裝置,實現了完全由雷達引導的防空射擊。

1943年海軍專門為了艦隊中程防空而研發的76。2毫米無線電近炸引信炮彈成功,而這就直接讓海軍研發76。2毫米的防空炮,並已經在新建造的軍艦上計劃安裝76。2毫米的雙聯裝防空炮代替使用了多年的40毫米防空炮,並計劃在現有軍艦上也進行改裝,當然了改裝工程浩大短時間內是不太可能完成的了。在次一級的近程防空繼續沿用二十毫米的防空炮,不過已經不是原來的單管20毫米模式,而是採用雙聯裝的模式。

所以在1944年,儘管中國海軍大量現役的船隻還在沿用五寸或四寸VT彈作為遠端防空主力,中層防空以四聯裝40毫米為主力,近程防空以雙聯裝20毫米為主力。但是在船臺上建造的那些新銳船隻,包括興安級防空巡洋艦、由韶級驅逐艦、五臺山級航空母艦在內,其防空模式已經變為127毫米VT作為遠端防空,76。2毫米VT作為中程防空,20毫米雙聯作為近程防空了。

從這個發展路子上而言,二戰中萬國使用的標準防空武器40毫米防空炮將會逐步退出中國海軍的防空武器平臺。

當然這種模式僅僅是指那些作為主力使用的防空艦,實際上從裝備的成本以及彈藥庫存等因素,哪怕是中國海軍已經決定用76。2毫米代替40毫米作為中程防空的口徑,但是40毫米的防空炮在許多年內還是會繼續服役在中國海軍之中。

多口徑,多模式並存還是會持續很長的一段時間。

技術的進步使得海軍的船隻設計和建造不斷的進行變化,這也就造成了儘管這十多艘航空母艦都被稱之為青山級,但是具體每一艘都是有些差別,電子裝置以及防空武器等都略有不同,而這些體現出來的就是青山級的這些航空母艦建造出來後排水量是越來越大,從兩萬七千噸的初始設計一直飆到了三萬多噸的極端設計。

蒙山號作為斜角甲板版本的青山級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