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擊機群很難確定戰果這種事情也不是特例,而是屬於普遍情況,之前的攻擊中中國海軍攻擊機群無法確定戰果,日‘本人同樣也好不到那裡去。
而正是當時日‘本人認定了已經擊沉一艘中國海軍航空母艦,並重創了一艘。而當時根據日‘本自身的情報現實,和他們交戰的中國國海軍一共只有三艘航空母艦。如果中國海軍只剩下了一艘完好的航空母艦的話,那麼得到瑞鶴號以及多艘小型護航航空母艦的日‘本艦隊在實力上是佔據了優勢的,更加不要說隨行的還有大批的日‘本高速戰列艦了。除了艦隊自身的實力外,日‘本海軍還能夠得到來自奄美群島的岸基航空兵的支援。
如此情況下,也就導致了日‘本海軍並沒有立即撤退,而是命令運輸編隊向奄美群島靠近,主力艦隊則是準備掩護運輸編隊向西航行,然後繼續前往琉球群島。
但是他們沒有想到的是,這一次和他們交戰的並不是只有一個第21分艦隊,還有一個第22分艦隊呢!
但是不管之前是什麼樣的判斷,現在日‘本艦隊最為關鍵的事情就是進行防空作戰了,面對超過一百五十架飛機的空襲,哪怕是日‘本海軍將領再自大也不會認為己方能夠高枕無憂。
很快瑞鶴號和其他數艘小型航空母艦就是相繼起飛戰鬥機,短短十多分鐘裡日本人就是起飛了超過四十架的戰鬥機,然後朝著距離艦隊依舊還有著數十海里外的中國機群而去。
於此同時,在另外一邊,中國海軍的機群也是發現了日‘本艦隊的方位。
一點零五分,B18E偵察機雷達彙報在機群編隊正北方向發現大規模艦隊,編隊指揮官付長鵬立即下令編隊向敵艦隊靠近,並傳令各中隊做好攻擊準備。
一點十分,先遣戰鬥機中隊回報,正前方發現大約四十架日‘本飛機,而且這全部為戰鬥機。判定為敵艦隊的攔截戰鬥機!
五分鐘後,先遣戰鬥機中隊的二十架F8G戰鬥機和日‘本的攔截戰鬥機群接戰,又是數分鐘後,甲隊的另外兩個戰鬥機中隊也是脫離轟炸機編隊先後加入空戰之中,雙方的戰鬥機加起來超過一百架,而這一百架戰鬥機在這狹小的空域展開了激烈而殘酷的空戰,密集而混亂的空戰似乎讓人覺得甚至都不要瞄準,閉上眼睛開火都能夠擊落一架飛機,自然是己方的還是敵方的就得另外說了。
而在更高空,中國的轟炸機編隊乙隊的兩個戰鬥機中隊的護航下,繼續朝著不遠處的日‘本艦隊而去。
說到這裡必須說一下,這一次出戰的護航戰鬥機中,一共有五個戰鬥機中隊,基本上每一艘航空母艦派遣一箇中隊,而每個中隊的戰鬥機數量並不相同。
這是因為各個艦載機聯隊的具體數量並不完全相同,而起飛的時候也是受到航空母艦整備速度以及戰損的影響,因此各艦起飛的戰鬥機數量是不同的,比如蒙山號起飛的戰鬥機有二十八架,但是同為青山級航空母艦的五指山號和雁蕩山號只起飛了二十四架戰鬥機,而嵩山號和泰山號起飛的戰鬥機就更少了,只有十八架和十二架。
由於這些戰鬥機歸屬不同艦載機聯隊,加上這一次的空襲的規模非常龐大,因此原則上還是按照航空母艦起飛的戰鬥機各自組成一箇中隊,形成了五個數量不等的戰鬥機中隊進行具體作戰。
航空母艦上搭載的艦載機聯隊在編制上和空軍是有著極大不同的,一般是一艘航空母艦配屬一個艦載機聯隊,而由於艦載機聯隊上飛機數量受到技術進步以及其他因素變化極大,很難固定編制,比如服役之處的青山級搭載的戰鬥機數量不過二十八架,但是隨著時間的過去青山級上搭載的戰鬥機數量已經上漲到了四十六架,分成了兩個中隊。
五個中隊加在一起,讓這一波機群裡的F8G戰鬥機數量達到了驚人的一百零六架之多。而前來攔截的日‘本戰鬥機數量不過才四十多架而已,而這也是付長鵬只派出了甲隊的戰鬥機中隊參與空戰,但是保留了乙隊的戰鬥機中隊繼續提供掩護。
甲隊的七十多架戰鬥機已經足夠攔下並消滅這些日‘本戰鬥機了,付長鵬還得留下一部分戰鬥機數量來繼續提供掩護,避免日本人那裡又冒出來更多的戰鬥機。
畢竟在戰鬥機面前,B18和B14轟炸機都是非常脆弱的,哪怕是零式戰鬥機打不過F8G,但是不代表他們不能追著B18和B14轟炸機殺啊!
天空中一百多架中日雙方的戰鬥機在進行著混亂不比的空戰,日‘本人的零式戰鬥機想要突破F8G的糾纏去打擊中國的轟炸機群,而中國的F8G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