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47部分

儘管心中有所嘆氣,但是李上校並沒有能力改變事情的過程和結局,他的身份只是中國空軍之第七聯隊駐鄂木斯克聯絡官,主要負責中國駐俄空軍部隊和俄軍的聯絡事務,說白了就是個送信的。

中國在俄國部署了不少的飛機,為了應對俄國內戰,中國空軍甚至專門組建了空軍第七聯隊,主要為中國駐俄陸軍提供空中情報支援,但是並沒有直接參與到前線空中作戰。鄂木斯克的空中戰鬥大多數由俄羅斯國防軍自身的空軍部隊負責,

俄國國防軍自身也有著一百多架的空軍部隊的,裝備的乃是中國空軍中現役的F1戰鬥機以及E1偵察機。

自從1917年末派兵進入俄國後,1918年中國再一次增派兵力,這兩年來也先後輪換了部分參展部隊,現在中國的駐俄部隊高達十個步兵師,兩個騎兵師以及一個空軍聯隊,根據中國和協約國其他國家達成的協議,中國部隊主要擔任遠東鐵路的守備任務,鎮壓當地游擊隊,保障遠東鐵路的通常,保障俄羅斯國防軍的補給線通暢。但是並沒有直接投入到前線作戰中,距離鄂木斯克最近的一支中國部隊就是中國空軍第七聯隊下屬的第二十六偵查中隊以及為這支空軍偵查中隊提供守備支援任務的中國陸軍第十八師之第181團下轄的第1812步兵營。部隊的數字編號已經細化到連,根據從後往前排列的原則的,最後一個數字為部隊自身番號,倒數第二個數字就是上一次部隊的編號,以第十八師第一團下屬第二營第三連為例子,唯一數字編號為:18123連,即18師1團2營3連。而前面的師番號有可能是單位數,也有可能是十位數甚至以後的百位數,所以這數字番號是需要從後往前讀的,並且是一定要帶上步兵營或者步兵連、步兵團等稱呼,不然也是分辨不出來的。

1919年6月,由於蘇軍抽調了鄂木斯克的部分主力部隊,儘管高爾察克知道那些抽調走的蘇軍正在往自己的後方補給線而去,但是他除了命令東方數百公里的俄羅斯國防軍兩個師增援西進後,他指揮下的高達四十餘萬的大軍卻是沒有進行回援,而是對正面的蘇軍發動了大規模的進攻,來自中國的大量炮彈和子彈不管從俄羅斯國防軍的火炮和子彈中射出,然後落在蘇軍陣地上,收割走了無數蘇軍,而另外一方,蘇軍中大量炮彈和子彈也是不斷地落在眾多喊著烏拉進行衝鋒的俄羅斯國防軍士兵的身上,鮮血灑遍了無盡的原野。

而在戰線前方數位中國陸軍將領正用著望遠鏡觀看著俄羅斯國防軍的衝鋒,看著俄羅斯國防軍計程車兵們還在用著中國內戰時代以及一戰前期的密集隊形衝鋒時,陳儀皺起了眉頭。

密集隊形衝鋒自從日俄戰爭輝煌了一把後,在中國的數年內戰中以及一戰前的數場歐洲巴爾幹衝突戰爭中也是得到了充分的發揮,而一戰初期各國更是根據了以往十年的戰爭經驗繼續應用了密集隊形衝鋒的戰術,然而一戰中各國迅速增加裝備的機槍數量使得密集隊形的衝鋒徹底成為了自殺行為,重機槍和鐵絲網的出現導致了西線形成了戰壕戰,隨即德國又是提出使用了滲透戰術,英法等國也是迅速複製使用,等到了1917年的時候各國相繼大量裝備坦克,而這又是一項足以和重機槍相提並論的重要武器創新,隨之而來的就是這兩年裡依舊不甚成熟的步坦協同戰術。

具體表現為坦克強行突破敵軍重機槍和鐵絲網的障礙,為步兵開啟前進通道,而這種戰術被德國和英法美等國大規模採用,並直接導致了短短兩年內參戰國的坦克數量總數已經飆升到了好幾千輛,德國一家擁有的坦克數量就已經高達千輛之多,而英法美三國聯軍的坦克數量更是高達三千餘輛,要知道這可是他們現今保有的坦克數量,可不是這幾年生產的總量。因為隨著坦克的出新,反坦克兵器也是迅速出現,尤其是德國37L43。PAK18反坦克炮更是一戰成名,去年也就是1918年的9月份英法美聯軍集中了兩千餘輛坦克、上萬門中大口徑火炮,將近兩百萬總兵力再一次發動了馬恩河戰役,試圖一舉擊潰德國防線,奠定勝局。而在這一戰當中,德軍中集中使用了服役沒有多久的PAK18反坦克炮,再其他部分直射火力的配合下,在為其兩個月的戰役中,取得了擊毀六百餘輛協約國坦克的成績,再加上其他武器的擊毀數,德軍在此役中擊毀了至少近千輛協約國坦克。其PAK18反坦克的傑出效能讓協約國也是不得不承認,以至於連改動都沒有直接仿製生產大量裝備部隊,這也是協約國和同盟國中唯一同時大量裝備的武器了,哪怕是之前來之中國的六十毫米迫擊炮,協約國和同盟國都是為了適應各自的情況而做出了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