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25部分

委員會下屬就只剩下了國民軍一家。

但這不能是說國民軍就是國家軍隊了,實際上國民軍依舊是國社黨的武裝力量,和國家並沒有嫡屬關係,儘管他現在事實上承擔了國防軍的角色,但他卻不是國防軍。

正是因為這種觀念,導致了一大群國社黨的人對現今的三黨聯合內閣模式極為不滿,所以在西南戰事還沒有徹底結束的時候,國社黨的一大群人就是在全國範圍內活動了起來,企圖在正式國會選舉中,把國民進步會和同盟黨徹底踩在腳下,然後實現一黨組閣的願望!

對於一黨組閣,陳敬雲也是支援的,雖然現在的三黨聯合內閣辦事也不錯,但是依舊存在了諸多問題,行政效率依舊不高,很多行政命令執行的不徹底,這種時候陳敬雲想要用國社黨徹底掌控中國的想法也就是順理成章的。

不過國社黨想要一黨組閣,國民進步會和同盟黨的人自然是不會答應了,他們不妄想能夠單獨組閣,他們現在要力爭的就是聯合組閣。

而要達成聯合組閣,那麼就得在國會選舉上爭一把,只要兩黨聯合起來能夠佔據一部分的席位,那麼才能有聯合組閣的辦法。

在這樣的背景下,一場中華共和國的第一次國會選舉就是轟轟烈烈的展開了!

第五百零七章 組閣風波

在中華共和國的第一次選舉中,首先值得說明的是,這場選舉並不是所謂的全民選舉,以全國範圍內來說具有選舉權的人不會超過一千萬,就算是江蘇這樣的大省具備選舉權的人也不過一百多萬人而已。國會分參議院和眾議院,參議院按照每個省兩個議員的固定名額,眾議院則是按照每百萬人口選舉一個眾議員。

這一場選舉轟轟烈烈的進行了一個多月後,終於是結束了,而選舉的結果並沒有出乎眾多人的意料之外,在東南沿海諸省當中,國社黨以絕對優勢地位壟斷席位,同樣在東南諸省起家的同盟黨和國民進步會不得把選舉重點地區放到了北方和西南諸省,三大黨派在北方諸省和西南以及西部諸省中有勝有敗,總體來說還是國社黨佔據了絕對的優勢。

1915年1月五號,第一屆國會選舉結果正式公佈,在這數百名議員當中,國社黨以73%的比例佔據了絕對優勢,國民進步會佔據了15%位居第二,同盟黨以12%的席位排在末位第三。國社黨之所以能夠佔據如此多的席位,這個是因為國社黨掌控的地區都是人口和經濟大省,東南各省和中原數個省份都是人口密集地區,而以人口數量分配議員數量的情況下就讓國社黨佔據了極大的優勢。

另外由於中華共和國實行的是政黨准入制度,任何政黨組織要參選的話就得先獲得批准,為了保證三黨的地位,這幾年來中國的三大黨很有默契的沒有批准哪怕任何一個政黨的成立和參選,所以現在國會里頭只有三大政黨,其他人想要參政的話只能加入這三大黨派之一,要麼就是苦苦掙扎著等待自己成立的政黨被批准可以參選,要麼就是學國民黨一樣玩地下政治。

和國會嚴重排外的情況不同的是,政府機構當中,則是充斥著大量的無黨派人員,最明顯的例子就是監察部總長韓辰旭了

第一次國會選舉的結果出來後,同盟黨和國民進步會企圖聯合起來阻攔國社黨單獨組閣的願望瞬時落空,因為按照中華共和國臨時憲法規定,黨派想要單獨組閣至少需要擁有百分之六十的國會席位。

鄭祖蔭和林長明雖然心有不甘,但是依舊沒有放棄聯合組閣的想法,既然國會選舉上走不通,那麼就走陳敬雲的路子,鄭祖蔭、洪子泰等人相繼拜訪了陳敬雲,委婉的提出自己希望繼續為國家和人民出力,換句話說就是希望保全現在的位置。

陳敬雲對這種情況也是極為謹慎,沒有第一時間就拒絕但是也沒有第一時間就答應了,他有著他自己的考慮。

站在國社黨的角度來考慮,一黨組閣是最有利的,但是站在陳敬雲的角度來看,他還短時間內還需要鄭祖蔭、林長明等人繼續在政府中保持存在,而不是說一完成統一後就直接把這些人給提出權利核心之外,這樣的話會引起很大的反彈。

陳敬雲此時不單單是國社黨的主席,他考慮的並不只有國社黨的利益,他考慮的更多是國家乃至他個人的利益。不過在組閣之前,還有另外一件事情要辦,那就是總統選舉。

實際上總統選舉並沒有和國會選舉那樣引人注目,因為任何人都知道,國會選舉雖然是三大黨派的較量,但是總統選舉卻是陳敬雲一個人的獨角戲,甚至除了陳敬雲之外,連第二名候選人都沒有,此時陳敬雲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