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靠近的湖北和河南地區自己都不夠用,自然不可能向曹錕騰出來重武器的。
所以今時今rì的曹錕第三師和以前相比可謂是落魄無比,一個偌大的第三炮兵團現在只有區區十三門山炮,其中四門還是漢陽造的五十七毫米山炮,和戰前擁有一個師屬滿編炮兵團另加一個dúlì旅山炮營總數高達七十多門火炮的實力天差地別。重機槍也悽慘,現在只有三挺而已,之前的第三師重機槍數量可是北洋軍各部隊中最多的,足足有三十六挺之多。
實際上,在今年七月份之前,曹錕的第三師就一直是北洋軍實力最為強大的部隊,不但有著完整編制的第五旅、第六旅、第三炮兵團、第三騎兵團,而且還有一個標準zhōngyāng混成旅編制的dúlì旅。戰鬥人員高達一萬五千餘人,如果說和國民軍一樣把輜重、工程等後勤補給人員也算進去的話,總兵力可是高達兩萬餘人。
北洋軍的編制乃是完全效仿rì‘本陸軍,和平時期一個師雖然才一萬兩千人左右,但是在戰爭時期經過補充大量輜重兵力後,一個師的總兵力將會攀升到一萬五千人以上。只不過現在這年頭的北洋軍通常部隊把輜重兵力進行擴編,而是把部隊的輜重等人物交給了民夫,而這部分民夫自然是不計算進入總兵力當中的。
之前的國民軍也是同樣如此,但是現在經過改革後直接把這些運輸隊的民夫們編入了各師的輜重部隊,這些人員不再是編外人員,而是當成了普通兵力來計算。
而什麼人們一說起rì‘本的一個師團總兵力就會超過兩萬多人呢,因為人家rì‘本的一個師團計算兵力的時候把普通的輜重人員給計算進去了。而北洋軍的編制可是完全仿效rì‘本,和平時兩家的編制是一樣,而在戰爭時期兩家的編制也是差不多的,只不過國人習慣誇大敵人貶低自己而已,一說起北洋的編制就只說北洋的和平編制。
而實際上呢,北洋各嫡系師,尤其是北洋六鎮來說,自從辛亥起義後各師的編制幾乎都是遠遠超過了和平編制,這除了和第三師那樣擴編了dúlì旅等編外部隊外,還在輜重部隊中補充了大量的民夫。只不過大家都是習慣xìng的無視了這一部分人員而已。
而曹錕的第三師在國民軍發起渡江戰役前就是這樣的部隊,除了部隊的固有人員外,還有數千人的民夫擔任後勤任務,總人力是超過了兩萬人的。
除了兵力雄厚外,當初第三師的武器裝備是北洋軍中最頂尖的,一個滿編炮兵團加上一個滿編炮兵營的炮兵實力傲視國內,即便是國民軍的主力部隊也得兩個師加在一起才能夠在炮兵力量上與之比肩。
然而至今不過數個月,歷盡了一場巢湖戰役和一場合肥戰役後,曹錕的第三師jīng華盡失,尤其是重武器裝備更是損失殆盡,導致現在在六安的曹錕整天都愁眉苦臉,而在聽到國民軍第六師離開合肥,直接朝著六安而來的時候,曹錕就是更皺起了眉頭。
“大帥,這六安地方貧瘠,加上無堅城可守,我看可以應該……”吳佩孚已經不是第一次建議曹錕離開六安了。
不過之前曹錕一直沒答應而已,主要是因為之前的第三師歷盡數場大戰,急需要進行休整和補充,但是現在國民軍大軍壓境,曹錕也是生出了再一次撤退的心思,津浦線那邊都已經撤到了徐州,淮南也已經丟了,現在國民軍是四處出擊,大有把江蘇和安徽徹底掌控的勢頭。現在雖然說只有一個國民軍第六師來,但是自己就算能擋住一次,下一次國民軍勢必會調集更多部隊,甚至還可以繞道自己背後企圖圍殲自己。
整個安徽局勢都已經不可為了,他曹錕守不守這六安已經影響不了大局,唯今之計是要把第三師的種子給保住了。、
但是問題的關鍵是,現在第三師能夠去那裡?是和湖北還是去河南?
去湖北的話,那裡可是有著段芝貴呢,現在北洋體系裡馮國璋的第二軍已經戰敗,只剩下殘兵敗將在徐州了,這樣一來,部署在京漢線上以湖北為基地的段芝貴第一軍就成為了北洋體系內最大的一直力量了。
如果是以前的話,曹錕都不屑於給段芝貴臉sè看,但是現在第三師只剩下殘兵敗將,連彈藥都是段芝貴看在往rì情分上接濟的,如果說自己現在去湖北的話不但是寄人籬下,甚至還可能要聽命於段芝貴呢嗎,這是曹錕所不能忍受的。
不去湖北的話,安徽又不能待,那麼就剩下去河南了。
河南那邊本來沒有什麼軍事實力,辛亥後袁世凱雖然以河南新軍為基礎編練了一個第九師,但是實力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