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日‘本攻佔新幾內亞東北部而引發英美日三國矛盾,更加加劇了日‘本和美國之間的海軍軍備競賽,至於英國雖然口頭上表達了強烈的反對,但是英國人現在正在歐洲和德國人打生打死,根本就不可能把太多的精力放在遠東之上,所以也就只表示了口頭抗議後也就沒有什麼實際動作了。
而美國人面對日本在南太平洋上的擴張,卻是感受到了重大的威脅,部分美國議員甚至已經叫嚷著今天日‘本人攻佔了新幾內亞,那麼下一步就能佔領菲律賓。為了菲律賓的安全,美國必須往菲律賓增兵。
美國除了打算在菲律賓增加陸軍部隊,海軍方面的擴張才是更引人矚目的,八月剛一結束,美國國會就是透過了新一輪的海軍擴張法案,批准海軍再建造兩艘新墨西哥級戰列艦,而這不久之前,美國才剛剛批准了三艘新墨西哥級戰列艦的建造,美國國會批准的這一個臨時擴張法案讓預定建造三艘的新墨西哥級變成了五艘之多。
美國人的財大氣粗是連英國人都得仰望的,一戰時期的各國造艦競爭當中,也只有美國人才能向下餃子已經連續不斷的下戰列艦的訂單,而且這還是在和平狀態,大造戰列艦並沒有影響到美國的經濟活力,而英國和德國等國家雖然造的戰列艦數量也不少,但是一個個都感受到了龐大的經濟壓力,完全不像美國這樣還有著龐大的經濟餘力。
至於日‘本,他們的海軍軍費已經佔到了財政收入的一半還多,為了跟上美國的造艦速度,日‘本可是把褲子都當掉了再造艦,如果不是因為這一場海軍的軍備競賽,日‘本的財政也不會如此糟糕面臨崩潰。
雖然說現在歐洲爆發了戰爭,讓日‘本的財政狀況正在慢慢好轉,而且可以預期的是財政情況將會大幅度增加。即便如此,日‘本人要跟上美國的造艦步伐也是不太可能的,但是跟不上不代表就不跟了。
得知美國人即將建造的新墨西哥級戰列艦數量將會達到五艘之後,日‘本海軍立即要求增加第三期海軍艦艇擴張計劃中的戰列艦數量,由之前的六艘改為八艘,並臨時增加第七號艦、第八號艦。新的第七號艦和第八號艦將會採用和伊勢級同樣的設計,也就是說日‘本將計劃建造四艘伊勢級戰列艦,用於和美國新造的新墨西哥級戰列艦相對抗。
英美日三國因為南太平洋地區的利益而博弈的時候,中國國內也是不平穩,收復青島之後舉國歡騰,無數民眾興高采烈的要求中央政府收回其他列強所佔領的租界,並諸多激進的年輕人叫嚷著如果列強不肯放棄租界的話,那麼就再來一場青島戰役。
不過陳敬雲不是慈禧,在遠東地區打一個青島問題不大,但是真正鬧大了對於準備在一戰中獲取極大經濟利益的中國而言是沒有太大好處的。
實際上相對於租界,海關關稅才是更重要的。租界其實說白了就是面子問題,而關稅自主權才是實際問題。不收回關稅自主權的話除了會損失大量的海關關稅收入外,更重要的是無法用關稅調節來保護國內的工商業。
只是海關關稅這個問題實在是不怎麼好解決,從福州軍政府時期,陳敬雲就從收回關餘開始和英國人在談了,隨後又在大元帥府時期和英國人再談,好說好歹總算是把關餘給收了回來。
上個月的八月初,中英兩國又進行了一輪對於海關關稅的談判,而這一次中國提出的關稅自主權再一杯被英國以及其他列強所拒絕,不得已之下只能接受了中國和列國共商稅率。
這持續數年的談判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要真正把海關關稅拿回來,還需要一定的時間!
除了各國租界外,外蒙古‘獨立的問題也是再一次被提到了檯面上,不但是眾多國人要求中央政府出兵外蒙古,鎮壓外蒙叛亂,就連國社黨內部也是有著諸多人提出了這個口號和要求,而且還把國社黨歷來所喊的“華夏復興”這個口號給直接關聯了起來。
原本按照陳敬雲的想法,那就是外蒙古問題並不是中國和那些叛亂王公們的矛盾,而是中國和沙俄之間的矛盾,只要再等那麼一兩年俄國徹底陷入了歐洲泥潭中,那麼收回外蒙古就是一句話的事情,甚至還能趁此機會收回部分前清時代被割讓的領土呢。而現在嗎,陳敬雲連國內都還沒有完全統一,西南諸多軍閥還在虎視眈眈的盯著他,而沙俄雖然已經在歐洲和德國以及奧匈帝國開戰,但是戰爭才剛開始,沙俄的鮮血還沒有流盡,再說了陳敬雲還指望著向沙俄出口大量的物資以賺取黃金外匯呢。
儘管這不是陳敬雲的本意,但是國內民眾因為青島戰役的勝利而升起的熊熊烈火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