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英雄豪傑之立事於天下,貽謀於萬世,必先大其志,雄其略,察時勢,審時機,先後緩急,先定之於內,操所張弛,徐應之於外。……為今之計,不若謹疆域,嚴條約,以霸糜二虜(“二虜”似指英美兩國——引者注)。乘間墾蝦夷,收琉球,取朝鮮,拉滿洲,壓###,臨印度,以張進取之勢,以固退守之基。遂神功之所未遂,果豐國之所未果也。
又說:
收滿洲逼俄國,並朝鮮窺清國,取南洲襲印度。宜擇三者之中易為者而先為之。此乃天下萬世、代代相承之大業矣。
為實現這些侵略目標,他主張:
凡皇國臣民,不問公私之人,不拘貧富貴賤,均應推薦拔擢,為軍師舶司,打造大艦,操練船軍。東北,則蝦夷、唐太;西南,則琉球、對島。往來之間日夜留心,以通漕捕鯨,練習操舟之法,熟悉海勢。然後,叩問朝鮮、滿洲及清國,然後於廣東、咬留吧、喜望峰、豪斯多拉理,皆設館,留置將士,以探聽四方之事……如此不過三年,可知大略。
數百年前日本民間文化人的(6)
用現在的話說,就是先進行間諜活動,摸清各地底細,做好充分準備。
吉田所謂“墾蝦夷,收琉球,取朝鮮,拉滿洲,壓###,臨印度”,所謂“收滿洲逼俄國,並朝鮮窺清國,取南洲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