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7部分

謂“指導監督”機構,實際是教育方面的警察機關,各級視導人員實際是教育警察,他們按照日本人的旨意,監督奴化教育的具體實施,並向日偽當局收集情報,以便制定奴化教育的政策和措施。所以,各級視學機構大都由日本人控制,在實施奴化教育的過程中,起了監察督辦的作用。

制定奴化教育學制

偽滿洲國“建國”初期,日偽統治者基本上沿用中國原有學制,只是對教育內容加以改動。偽民生部認為:“自建國以後……實行的教育制度,是沿襲舊政權時代的制度,不過僅僅把教育內容加了一番改善罷了。然而照我國的特殊性質來看,僅依賴內容的改善,還不能實現新國家的大理想。換言之,要希望國民教育的徹底,對舊的教育制度,非根本改革不可。”《我國的教育制度》,偽滿洲國民生部《旬報》,偽康德7年。在日偽統治者看來,原學制修業年限過長,不能適應日本侵略者的急需,原學制注重基礎教育,未把職業教育放到主要地位,這就滿足不了日本侵略者擴大經濟掠奪,急需大批具有初、中級技術水平的熟練工人的要求。總之,原學制不能適應“建國精神”、“日滿一體”、“唯神之道”的殖民主義偽滿洲國學制圖

教育宗旨,必須重建“新學制”。

為此,日偽當局從1932年6月始,做了歷時5年之久的準備工作。1936年,日偽當局在完成中央集權的國家體制、控制東北的經濟命脈,建立起全面的殖民主義統治之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