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封聖旨幾乎是極盡優渥。
郝政敕封公爵,其實道理上是說得過去的。
本朝的規矩,無功不受封,沒有戰功,天上絕不會給你掉下爵位來,除非你是皇親國戚,否則即便你如何見寵,那也是枉然。不過這二平交趾之功卻是實打實的,再有郝家造船,追襲大食‘水賊’,大獲全勝,這也是所有人親眼所見,誰也抵賴不得。
有此戰功,自侯爵敕封為公,於情於理,也站得住腳。
而郝風樓加官為錦衣衛同知,他造船有功,又是此次平叛的主幹,可謂勞苦功高,這同知顯然是做得心安理得,並沒什麼唐突之處。
郝老夫人加封誥命,所謂妻憑夫貴,丈夫加爵,妻子與有榮焉,那也沒有什麼可以挑剔。再有郝風樓之妻加封,道理也是站得住腳。
幾乎每一份聖旨,其實都算是名正言順,絕對讓人挑不出一絲一毫的錯來,可是將這三份聖旨相加在一起,意義就不同了。連續三道恩賞,也算是曠古未有。
更不必說郝政敕命為公,大明朝的公爵並不多,太祖在的時候整死了一批,靖難的時候雖然追封了一批,可同時也有一批人倒了黴,那左都御史陳瑛,專門乾的就是這事兒,整垮了不少人。
因而眼下大明朝的公爵滿打滿算,兩隻手都能數得過來,如今又加上了一個郝家,實在讓人稱羨。
再有郝風樓這個傢伙,雖然只是進封同知,可是同知是親軍的佐貳官,一般情況,只要成為了佐官。往後即便沒有恩賞,單憑熬資歷,也就四五年功夫便可成為某親軍的都指揮使,這都指揮使職權不小。地位也是不低。風光無限,那可是正兒八經的正三品武官。更不必說,一般情況,親軍都指揮使都比尋常的都指揮使司級別高一些,即從二品。比如現在的紀綱就是從二品。
假若四五年後,郝風樓晉升都指揮使,如此年紀輕輕,便可獨當一面,這可就足以讓人眼紅耳熱了。其實明初的時候,年輕輕便封侯拜相的不在少數,比如那些個閣臣。相較來說,年紀都很輕。武官就更不必說了,可是像郝風樓這般還是過於逆天。
旨意一下,朱棣一直都是保持沉默。而下頭的大臣自然也不敢多嘴,縱是心裡有萬千的不甘,也得忍氣吞聲,乖乖俯首聽命。
這百官在稍稍的失神之後,旋即便拜倒於地,紛紛道:“吾皇萬歲。”
朱棣的臉色這才輕鬆起來,道:“眾卿平身,不必多禮。”
眾人紛紛起身,郝風樓從班中出來,誠懇道:“微臣父子微末之功,卻屢受國恩,微臣惶恐,無以為報。”這當然是場面話,人總是該謙虛一些。
等到朱棣莞爾一笑道:“卿家大功於朝,何來的微末之功?你不必自謙,朕旨意以下,覆水難收,望爾父子,好生用命。”
郝風樓只得大拜道:“微臣父子,敢不以死報效。”
這便算是謝過恩了,接著郝風樓識趣地退到一邊。
朱棣用手磕了磕御案,似乎並不急著提交趾的事,反而是慢悠悠地道:“諸卿,今日月初廷議,不知諸卿有事要奏嗎?”
原本這種問話只是個形式,一般情況,是沒人討這沒趣的,不過今日似乎事有突然,此時班中卻有一人出來,此人凜然之色,莊重行禮,朗聲道:“微臣刑部給事中劉昌,有事要奏。”
劉昌很年輕,細皮嫩肉,不過給事中素來資歷年輕,不過別看官職卑微,權利卻是不小,正因為他資歷淺薄,年紀輕輕,所以這等人最是‘仗義執言’。
朱棣不為所動:“愛卿所言何事?”
劉昌道:“昨日有泰和縣公文一封傳遞至刑部,微臣進行核實,因茲事體大,牽涉內閣大臣,是以不敢做主,懇求陛下聖裁。”
此言一出,大家就知道怎麼回事了,前些日子,針對楊士奇醞釀了這麼久,今日總算是圖窮匕見了。
解縉微微皺眉,露出幾分不悅之色,卻也不知是不是作偽。
金幼孜幾人卻顯得有些興奮,似笑非笑地看著那劉昌,當然也不肯做聲。
其實有許多人偷偷去瞄那楊士奇,偏偏楊士奇氣定神閒,一副淡然從容,似乎對眼前發生的事都不以為意。
百官之態各有千秋。郝風樓只是抿嘴,卻似乎在思索什麼。
朱棣也明白是怎麼回事了,撫案沉吟片刻,目光幽幽地看了那楊士奇一眼,似乎是在踟躇,今日廷議是不是該把這檔子事拿出來說。最後他頜首點頭道:“泰和縣之事,積攢於宮中的奏疏多如牛毛,朕豈會不知?怎麼,莫非泰